-
作者:宦乡
摘要:我们的大学教育分科太细,许多学生的知识面太窄,这是一个弱点。宦乡在分析这个问题时指出:过去可以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同社会科学分开,三足鼎立;今天,它们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不能截然分开。例如:太阳上的黑斑对地球上的事物的影响,这是自然科学要研究的。但是,它对气候变化和无线电通讯的影响又与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有密切关系,这就成了社会科学也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
作者:张桂岳
摘要:《辩证逻辑基础》包含了主编及各位作者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和集体讨论的成果,在体系结构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特色。一、一条主线辩证逻辑是研究思维自身矛盾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思维中矛盾千头万绪,其主线是什么呢?逻辑学界长期以来意见纷纭,莫衷一是。本书作者认定从抽象到具体的上升是贯串思维全过程的始终和各个方面的一条主线。这是根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导言》如下的论述:"在第一条道路上。
-
作者:王易
摘要:自从《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以来,围绕着它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而展开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十年动乱以后,在我国理论界也出现了"《手稿》热"。但是,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全面、科学地研究《手稿》,仍然是尚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杨适同志的《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是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研究《手稿》的一个新尝试。
-
作者:黄枏森;张翼星
摘要: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黄枏森、张翼星共同著文,分析了对立统一学说与否定之否定学说的分化过程。作者认为,在黑格尔那里。
-
作者:叶世昌(1)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经济学系
摘要:最近读了李崇淮同志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二年第二期的《论货币形式发展的新阶段》一文,很受启发。我的看法和李同志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下面仅就纸币能否代表商品总价值的等分值的问题谈谈我的看法。所谓商品总价值的等分值是指以商品总价值除以纸币的流通量乘流通速度所得的商数。这样计算,看起来好象很科学,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理由有以下两点:
-
作者:宋林飞(1)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
摘要:本文是一份关于江苏省南通县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的调查报告。从文中可以看出;在农业生产责任制普遍实行以后,劳动力剩余问题更加突出;农业劳动力向工副业转移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者认为,象南通县这样人口稠密的地区,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副业转移的问题,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各级有关部门应该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统计分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信息和条件,作出近期和长远的转移规划。
-
作者:任继愈(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文章根据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分析了中国宗教的特殊表现形式。作者认为,儒学所本之六经,带有原始宗教的遗迹,在其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又不断补充以封建宗法制的内容,逐步宗教化。宗教的世俗化与儒学的宗教化,二者至隋唐之后更呈合流的趋势。理学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结果,它以维护封建纲常为中心。儒教完成于宋代。本文以朱熹为例,指出朱熹的格物说虽然包含着求知于外物的因素,但重点不在于认识自然界并发现其规律,而是一种封建道德修养方法,以期达到封建宗法制所提出的一种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境界,不离开世俗生活而达到一种超世...
-
作者:陆立军(1)
作者单位:(1)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摘要: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目前学术界大体有"窄"、"宽"、"中"三种意见。本文不同意生产劳动只能以物质产品生产为限的主张,但其论证角度与方法同其他"宽派"也有较大差别。作者认为;一、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不宜局限于摘引个别论述,而应从《资本论》的总体结构中去把握;二、从根本标志(社会形式规定性)及其物质基础和承担者(劳动内容)两重见地考察各个社会特有的生产劳动,是理解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关节点;三、在《资本论》中劳动和生产劳动范畴的运动,体现了由抽象到具体以及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文章还对社会主义生产劳...
-
作者:董志凯(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解放战争后期土地改革中一系列具体政策的分析,论证了党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而不是什么平均主义思想;党的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党在土地改革中既支持和赞助农民平分封建阶级土地的要求,又批判和纠正了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
作者:金有景(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本文认为,上古韵研究,经宋、明、清以及当代学者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传统的方法主要是以古籍论证古音。而汉字不是表音文字,所以传统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试图以同系属语言来论证古音,另找新路,以期取得新的进展。本文运用新的方法和资料,着重对上古韵研究中的四个问题——上古音的不同层次、上古复辅音丰富和上古开音节贫乏、上古韵的声调、上古阴声韵的辅音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同系属语言进行了论证,并由此而初步得出上古韵部系统应为阴长入、入、阳四分的三十八部的结论。本文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篇假设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