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大琨
摘要:卡尔·魏特夫在《东方专制主义》一书中,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解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对"东方专制制度"的描述也不符合历史上的实际情况;把它同马列主义者所主张的无产阶级专政混淆起来,更是莫大的歪曲。为了澄清史实,以利于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教授吴大琨著文,对魏特夫的观点予以驳斥: 一、"水利社会"论不等于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马克思所说的建立在亚细亚生产方式上的"东方社会"或‘亚细亚社会"。
-
作者:梁文森(1);田江海(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民经济研究室
摘要:本文认为,扩大再生产从价值角度看,积累是它的唯一源泉;从使用价值角度看则不是唯一源泉,即除了追加投资以外,通过对原有设备潜力的发挥,也可以扩大再生产。因而提出"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积累率×积累效果+原有生产基金产出率净增长速度"的公式。至于积累中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比例.本文由动态数列入手,进而以各部门两者不同比例的定量结构分析,得出我国固定资金积累比率偏高的结论。文章对于劳动积累的内涵和规模,对于以剩余产品、国民收入为基准的两种积累率算法,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作者:赵长生
摘要:西北政法学院的赵长生认为,中华法系的特点之一是重视刑法而轻视民法。他把这一特点的主要表现归纳为三点。一、民事法规既少且无独立地位。成文法典始祖《法经》共六篇,皆属刑事法规。云梦秦简大部分属刑事法规。涉及民事的仅见于金布律、杂律中少数条文。汉《九章律》除兴律、(?)津属行政法规外,盗律、贼律、囚律、捕律,具律的全部和杂律中的大部皆属刑事法规,只是户律和杂律里的少数条文属民事法规。两汉的诏令汇编有三百多篇。
-
作者:朱农
摘要:朱自清先生几乎有半生的时间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他在我国古典文学以及外国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研究,既广泛而又达到很精深的地步。二十年代中期起,朱先生一直在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文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朱先生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当时物质条件很差,加上营养不良,朱先生得了严重的胃病。尽管这样,在一位朋友的敦促下,朱先生仍在讲课之余写了《经典常谈》一书。
-
作者:沈芝盈
摘要:《周易》本是一部古代占筮书,它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及卦爻辞组成。早在春秋时期就作为一种占筮书而流行;到了战国时期却被视为经典,列居群经之首。《系辞传》有"伏羲画八卦".并隐约其意说:"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后来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又断定"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
-
作者:李常林
摘要:人口学家陈达教授,抗战时期,在昆明附近呈贡县城创办了"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对呈贡、昆明环湖地区进行了人口状况的实地调查。一九四四年上半年,他应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邀请,前往该校参加建校二百周年纪念的学术讨论会,为此用英文写了《现代中国人口》的论文。这篇论文在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后,刊载在《美国社会学学报》上。一九四七年,廖宝昀教授将此书译成中文。由于种种原因,译本直到一九八一年才得以问世。
-
作者:任涛;庞永洁
摘要:为了从理论上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的制订作准备,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和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从一九八二年初起,共同组织首都经济理论工作者、中央各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和一些企业的实际工作者,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问题展开了讨论。正确地理解和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因此,讨论首先集中在这个问题上。目前,这一讨论已从首都逐渐发展到全国许多地方。
-
作者:裴斐
摘要:在对杜诗的研究中,一般人认为,杜甫诗歌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直陈时事,一是写景咏物和自叹身世。中央民族学院民族语文系副教授裴斐提出:这两个内容分别贯穿着两个主题,即:直陈时事的杜诗贯穿着忧国忧民的主题,自叹身世的杜诗贯穿着贫病老丑的主题;这两个主题在杜诗中是彼此辉映,并且经常是相互渗透的。在着重分析第二个主题的基础上,他谈了对杜诗的三点认识: 第一,杜甫不只是个叙事诗人,主要是个抒情诗人。杜诗主要是通过自叹身世反映社会。第二,直陈时事与自叹身世。
-
作者:姚展华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科学;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必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才走了最初的一小段,而且是有不少曲折的一小段,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也就必然仍在创建的过程之中,而且众说纷纭,不断有所变化。这是正常现象。
-
作者:辛涛
摘要:"过了七十的人,余年有限了,这就更加要抖擞精神,向自己的生命争夺时间,为社会主义祖国增添一砖一瓦!"这是许涤新同志在他几年前写的一本书的后记中写下的一句话。在那以后,他又用这样的精神,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精心探索,写了许多新的作品。这本《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就是他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一年(大体上相当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期间)的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