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沂林(1);孙皓晖(2);任景荣(1);方志钢(1)
作者单位:(1)陕西省高级法院经济庭;(2)陕西省咸阳地委宣传部;
摘要:本文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进行了考察,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意志经济关系。意志经济关系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这时,作为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不再受自由意志支配,而成为受国家意志和集团意志双重干预的经济活动。正是这一历史条件,使各经济主体在国家干预的经济活动中形成了一种新的、以国家意志为主导的经济关系,即意志经济关系。但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的意志化是有条件的、局部的,只有到了社会主义阶段,国家对生产过程的直接管理才是全面的,宏观经济的意志化才是彻底的。因此,计划经济是经济法体系化的根源。本文对苏联法学界的大...
-
作者:姚公骞
摘要:江西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姚公鶱著文指出:由国家制度代替氏族制度,是文明时期开始的标志。我国夏代的建立,就标志着我国古代文明的开始。我国古代把这个文明的标志称为礼。礼,在我国文明的童年时代,其涵义几乎是无所不包的。它可以包括古代国家所有的政治制度,可以起法律的作用,又是古代中国一切文化教育、学术思想、道德规范的代名词。在古代中国,它还起了宗教的作用。
-
作者:胡瑞梁
摘要: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长期存在着关于资金及其循环问题的不同意见的争论,本文是对这个问题的新的探讨。作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形成资金的价值的运动,由于生产的社会性质和目的的制约,只处于从属的地位。文中根据对资金循环过程三个阶段及其中若干关键环节的具体分析,列出了一个资金循环的完整公式;并分别说明了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的循环在社会主义生产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以上的考察,作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金,就是处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不断交替采取不同形式和改变(保存和增大)...
-
作者:邹身城
摘要:浙江师范学院历史系的邹身城认为,太平天国法制并未超脱封建主义范畴。理由是: 一、论者多谓《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一切立法活动的基础和准则,具有根本法的性质。而实际上,以废除私有制度、实现平均主义为宗旨的《天朝田亩制度》自始至终也不曾实行过。因此,这个制度只是设计者的一个"平等天国"的政治理想,算不得什么法律,更不可能具有根本法的性质。
-
作者:戴少瑶
摘要:过去的现代文学史著作大都认为,延安时期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的讨论没有大的分歧。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戴少瑶认为,这种"无分歧"的说法,是来路不明的。它既不符合延安的讨论的实际,也不符合当时文艺界的评价。一九四○年六月,在重庆召开的"戏剧的民族形式问题座谈会"上,光未然。
-
作者:吕大杰
摘要:我国许多哲学工作者长期以来认为洛克关于第二性质的学说是"主观唯心论"和"符号论"的典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吕大杰著文反驳了这一论断。这一论断的根据之一,是认定洛克否定第二性质在物体中的存在的客观性。针对这一点,吕大杰详细地引证了洛克的《人类理解论》第二卷第八章里的论述,对洛克所说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不同之处作了概括;并着重指出,只有在纯粹客观的物理范围内,洛克才认为第二性质依附于第一性质。
-
作者:卫行(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六期发表的马家驹等同志的《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文,提出了一些颇有启发性的见解。但有几处引文,在理解上似值得商榷。一、马家驹等同志为了证明"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的生产方式,从广义来说,也就是社会经济形态或社会经济结构"(第一○八页)这个见解,引证了《资本论》
-
作者:方平
摘要:上海译文出版社工作人员方平就文学艺术中"美"的相对独立性发表了这样的见解:"美"能诱导"善"的联想,这是文艺欣赏过程中正常的现象;"善"能召唤"美"的体形,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断得到印证,是我们朴素的道德信念。"善"和"美"的亲密关系,表现在文学艺术上,就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艺术感染力和道德感化力相辅相成。但是,也应该认识到:"美"并非必然依赖"善"而存在,她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美"的相对独立性和她的个性。
-
作者:辛智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何兆武、步近智、唐宇元、孙开太等编著的《中国思想发展史》,虽是一本普及性的读物,但普及之中有所提高,在学术上也有所创新。以往的中国思想史读物,一般侧重于历代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这本书除此以外,还以重要篇幅,把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经济思想、科学思想、史学思想、文学思想和农民革命思想,作了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述评。书中以丰富的文献资料,大量的历史事实。
-
作者:黄正岩
摘要:我国是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国家。世界上年产石油一亿吨以上的国家不到十个,我国是其中的一个。可是,长期没有一部系统地记叙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情况的史册。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担负起来了研究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的任务,从一九七五年着手,经过多年努力工作,终于写成了近百万字的《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第一卷(古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