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唐鸣(1)
作者单位:(1)中南民族学院政治系
摘要:读了蔡俊生同志的文章《论群婚》(《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三年第一期),颇受启发。但对蔡文中的一个提法有不同意见。蔡俊生同志认为,在两合氏族群婚之前存在着所谓原始人群的"乱婚"状态。我以为,把原始人群中杂乱的两性关系称为"乱婚"是不妥当的。第一,用"乱婚"来表示原始人群中杂乱的两性关系容易与"杂婚"相混淆。杂则乱,乱则杂,杂乱往往是紧密相联的,因此很难说"乱婚"与"杂婚"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而用"杂婚"来表示原始人群中杂乱的两性关系,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早就指出。
-
作者:汪子嵩(1)
作者单位:(1)《人民日报》编辑部
摘要: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提出并论证了十几个哲学问题,本文认为理解这些问题是理解《形而上学》的纲要。鉴于原著难读、中外很少有人论及它。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比较详细、力求通俗的介绍。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列举出来的哲学问题,它就是本体论哲学所讨论的内容,应予重视;认为亚里士多德没有专门讨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可见这个问题在古希腊哲学中还未明显地表露出来;认为在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哲学问题中,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实际上是通过个别和一般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因而这些问题是当时划分唯...
-
作者:于光远(1)
作者单位:(1)中央顾问委员会
摘要:作者提出"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概念,认为它们是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两个组成部分,并且指出,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努力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作者着重就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对象、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发展它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作了较详细的分析。
-
作者:程中原(1)
作者单位:(1)江苏省淮阴师范专科学校
摘要:本文对《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等文的作者歌特究竟是谁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作者通过对署名特歌的文章与署名洛甫、平江的五十多篇的张闻天文章,从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全面细密的比较,用大量的例证说明它们之间是一致的。作者还根据《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等文的内容和发表的时间,联系张闻天同志当时所处的地位、实际活动、思想发展以及他的爱好、素养等进行综合分析,充分说明当时只有张闻天同志才有可能才有条件写出上述文章。从而,最后得出歌特为张闻天化名的结论。
-
作者:张贵成(1)
作者单位:(1)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院法学基础理论教研室
摘要:本文认为,法的继承性是指依次更迭的法的发展的连续性,即新法在否定旧法的阶级本质的前提下,有选择、有批判地吸收旧法中合理的、科学的、积极的因素,使之成为新法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着重对资产阶级法中所包含的合理的、科学的、积极的因素进行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并以此作为社会主义法具有继承性的证明。本文认为法的阶级性与法的继承性是辩证的统一,只有坚持用这样的观点去观察法的历史,才能对法的发展变化的复杂过程作出科学解释,从而给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出历史的和理论的依据。
-
作者:郑宗寒(1)
作者单位:(1)红旗杂志社
摘要:本文对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史、小城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发展的必然性等作了分析。作者认为,小城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发展小城镇已成为农业结构合理化、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加强工农业商品交换、更好地发挥大中城市的作用和提高农民文化科学水平的客观要求。
-
作者:平亮(1);钱学森(1)
作者单位:(1)江西财经学院
摘要:编辑同志: 钱学森同志在《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文化学》(《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二年第六期)一文中认为"文艺学到现在还没有确立",这可能是误解(我国教科书一般称文艺学为文艺理论),因为文艺学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确立了。而现在,无论在哪个国家大学的语言文学系中,都要开文艺学这门课。文艺学是对文学艺术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是对文学艺术这一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当然,文艺学有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和资产阶级文艺学之分。钱学森同志认为,新确立的文艺学"应有研究社会影响的政治文艺学和研究文学艺术结构的文艺体系学"...
-
作者:曾启贤(1)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经济系
摘要:本文认为,消费和储蓄都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曾经忽视的问题,应当把它们纳入再生产过程进行动态的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在分析序列上,消费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应先于生产资料的生产。不论是调节生产、消费和储蓄,都应当考虑时间因素。本文联系我国当前经济增长、市场动态和储蓄动态,认为既要引导消费,也要重视储蓄转化为投资。
-
作者:学谦(1)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
摘要:本文在肯定《朱熹思想研究》的出版对宋明理学的研究有推动作用的基础上,着重对该书在某些基本的哲学和科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古汉语的训诂和断句、对朱熹思想实质的把握和作者的治学态度等方面存在的缺点,提出批评和商榷。
-
作者:吴学金
摘要:华岗同志在恶劣的环境中奋笔疾书,为我们留下了一部三十多万字的专著《规律论》。这本书从认识规律的意义到规律的产生,到规律的本质,到规律的基本特征,以及对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的关系、客观规律和逻辑规律的关系、规律性和目的性的关系、规律和范畴的关系、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们活动的自觉目的性之间的关系等等,一层层深入,作了比较缜密的论述。它以丰富的自然科学、科学史、哲学史、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发展史的材料,对规律进行了研究。它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而又不拘泥于经典著作的每一个别结论,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从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