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骆耕漠(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本文认为,我国社会主义计划价格应按生产价格原则制定,但企业所获"生产价格内"利润,应全额以所得税形式上交国家;仅"超平均利润"才可实行利润分成。文中还阐述了马克思的"充分平均利润"理论,以论证从生产到流通、消费等各环节之间按生产价格分配价差的理论依据与政策界限;并按社会主义商品计划价格自身的客观逻辑性,作了"由抽象到具体"的"三个层次"的说明。
-
作者:田本相
摘要:西方现代派戏剧大体是指十九世纪末期以来发生和流行于欧美各国的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等诸流派的戏剧创作。它在我国现代戏剧史上传播和影响情况如何,尚少系统的考察和分析。北京广播学院田本相同志几年来致力于中国现代话剧的研究工作,最近著文探讨了这个问题。田文认为:西方现代派戏剧在我国的传播开启并鼎盛于"五四"时期。
-
作者:沈定平
摘要:探讨中国古代思想对十八世纪欧洲发生的启蒙运动的影响,重新认识和正确评价中国古代文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研究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沈定平认为,中国是西欧启蒙运动者寻求思想资料的重要地方。他指出,启蒙思想家至少在四个方面受到过中国古代文明的启迪: 首先,中国这个非基督世界的人类优秀文明的存在,动摇了基督创世的谬说,并打破了欧洲文化至上的偏见,是启蒙思想家反对中世纪传统的锐利的思想武器。其次,启蒙思想家所崇尚的"理性"和"
-
作者:陈允吉
摘要: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陈允吉撰文认为,韩愈诗歌与唐代佛寺壁画的关系,不仅是表现为诗人对绘画的一般的欣赏和爱好,更是画境画意深入渗透到诗歌创作中间的内在联系,即体现着画与诗两种艺术之间相通相生的关系。画与诗的感通,在形成韩诗艺术特点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一、唐代寺庙壁画中有很多是描绘佛经故事演变的"奇踪异状"的,即奇形怪状的鬼神动物画。
-
作者:于光远(1);孙尚清(1);冒天启(2);张朝尊(3);陈吉元(2);黄菊波(4);刘光第(5);方生(3);何伟(3);赵履宽(3);张曙光(2);邓加荣(6);徐雪寒(7);万典武(8);杨培新(7);何建章(10);利广安(9);李海(4);姜广新(11);佐牧(7);袁文祺(12)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3)中国人民大学;(4)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5)中央财政金融学院;(6)北京经济学院;(7)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8)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9)国家计委计划经济研究所;(10)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11)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12)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和《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的"经济科学如何为现实服务"的座谈会,本刊在第三期已经作过报道。下面是座谈会的发言摘要。创造发展科学的气氛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经济科学有一个大的发展,也要求我们想办法给经济科学的发展创造一种气氛。
-
作者:陈桥驿(1)
作者单位:(1)杭州大学地理系区域地理教研室
摘要:本文对浙江省的山地垦殖与山林破坏进行了史的探讨,指出:康、乾以来,随着玉米和番薯的先后传入,浙江省内大量人口拥入山区,面随着人口机械变迁而来的自然增殖又导致人口数量的猛增,为了养活突然增加的大量人口,只好不断扩大垦殖,增加粮食产量,这便造成了山区植被的彻底破坏和水土的大量流失。本文认为,这一不幸的恶性循环,实质上是一个人口再生产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问题,时至今日,在全省范围内,都还在不同程度上为一时期的破坏支付着代价。康、乾以来浙江山区所发生的这种情况,对我们今天在广大国土上治山治水,如何正确处理好人口限制与...
-
作者:赵园(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
摘要:本文以"五四"时期我国思想界关于婚姻爱情问题的讨论为背景,对当时创作中出现的表现婚姻爱情问题的作品分外集中这样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这反映了知识青年在"五四"时期对现代性爱的觉醒。但是这类作品除有数的几篇名作以外,并没有产生更引人注目的成果。本文比较着力地分析了这种文学现象的复杂性和造成这种复杂性的时代环境、历史条件和人的认识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本文作者认为,"五四"小说的这些成就与缺陷,已具有文学史的意义,成为我们文学的经验的一部分,并给后人以启示。
-
作者:周清澍(1)
作者单位:(1)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
摘要:本文介绍了《红册》这样一部罕为人知的藏文古史,并通过具体史料的印证说明了《红册》的研究价值。作者认为,最近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藏族学者东嘎·洛桑赤列先生校注的《红册》,给多民族的中国历史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特别是《红册》最早记载了西藏纳入祖国版图的具体时间和过程,弥补了过去文献记载的不足。作者希望加速发掘汉籍以外的各民族的珍贵典籍,给多民族的中国历史提供更全面、更丰富、更新鲜的内容。
-
作者:孔繁(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摘要:本文作者不同意本刊一九八○年第四期马宏山同志《论<文心雕龙>的纲》一文所提"刘勰以佛统儒"的论断。本文概述了刘勰的佛学思想,认为他在中国佛教史上远不如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高。他撰《文心雕龙》并未以佛学作指导思想,而是以儒学作指导思想。《文心雕龙》中的"道"是儒道,它不是以佛统儒、佛儒合一的著作。《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部伟大著作,其中表现有明显的唯物主义无神论倾向。
-
作者:张健雄(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朱剑农同志发表于一九八二年第六期《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的《论绝对地租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高低之间的关系》一文,精辟地阐述了马克思关于绝对地租的理论和范畴;正确地阐明了,在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已经提高到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水平,但有别于垄断地租的绝对地租依然存在。但该文对现代资本主义农业绝对地租来源于农产品市场垄断价格,即"并非直接形成于农产品的直接生产过程中,而表现为从农产品收购商手中转移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论断,我觉得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