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何祚庥(1)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
摘要:本文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能否为一种怀疑知识的客观性的"认识的主体论"提供科学基础的问题。文章认为,我国现代物理学的哲学解释中的确存有唯心主义思潮,从根本上说是受到国际物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潮的影响,直接的原因则是由于从通俗小册子里摭拾片言只语,再加上想当然地理解或曲解了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客观内容所致。文章引用了有关文献对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科学内容进行正本清源,有说服力地回答了各种唯心主义观点向唯物主义哲学的挑战,并且还向现代物理学的唯心主义哲学解释进行反挑战。
-
作者:任继愈(1)
作者单位:(1)北京图书馆
摘要:禅宗神秀北派因受惠能一派的排挤、曲解,长期被淹没。本文根据近在敦煌发现的神秀著作手抄本《观心论》以及敦煌手写佛典文献《无心论》、《绝观论》,论述了北宗神秀一系确立时期的概貌。文章对北宗禅提出的"无心论",北宗禅对五戒、六度的解说和关于习禅方法的主张进行了考察,认为,禅宗南北两宗的宗旨差别并不很大,南北之争实系政治地位之争。文章指出,神秀北宗一派因长期接近政府中枢。取得帝王及贵族上层的支持,得以发展,出现了许多有名望的禅师;北宗的宗教倾向又受政府帝王贵族的影响较多。关于禅宗的流布,文章认为,禅宗适应于汉地文化...
-
作者:谭崇台(1)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考察了10年来我国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文章指出,发展经济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在经济建设中力图解决而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因此把发展经济学引入我国很有现实意义。对发展经济学既不能不屑一顾,也不宜无所取合地照搬。我国在对发展经济学的借鉴吸收中,有得也有失。主要的失误是:把诊治需求约束型经济病症的处方当作了促进资源约束型经济发展的良药;未能注意发展经济学对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对比论证.在模式转换过程中出现了偏重于市场调节而淡化计划管理的倾向:未能注意发展经济学对农业重要性的论证,重工轻农...
-
作者:朱晓进(1)
作者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摘要:本文对鲁迅艺术活动的文化目的及其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鲁迅是在中国文化的转换时期带着整体文化革新的目的来从事文艺活动的。他自觉地把文艺活动摆在整个文化革新和社会革命的从属地位。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对于鲁迅的艺术选择、对传统文学与文学传统的态度、方法以及鲁迅与时代的关系等,进行了考察、辨析和阐述。作者认为,鲁迅这方面的做法与实绩,作为一种精神遗产,能给人们以诸多启迪。
-
作者:杨继瑞(1)
作者单位:(1)四川大学经济系
摘要:本文指出,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无偿使用制度存在严重弊端,不但抑制了城市地产业的发展,阻塞了国家一项重要的财源,而且造成了普遍的土地投机和浪费行为。作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土地使用的有偿性是土地公有制的两类性、城市土地的差异性、城市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客观性、城市土地需求的竞争性以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社会主义城市土地不但应有绝对地租,而且应有级差地租及垄断地租。文章对城市地产采取有偿使用的制度和实行商品化经营、以及如何开放社会主义地产市场...
-
作者:马文峰(1);单少杰(2)
作者单位:(1)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摘要:本文认为,对中国古典直觉思维应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考察。在形式上,中国古典直觉思维表现为一种直接性思维,即思维主体对于对象的直接把握。这种直接把握具有突发性、超逻辑性和超语言性。在内容上,中国古典直觉思维主要是一种整体性思维。其一,思维主体本身作为整体而进入思维过程,即思维主体以全部身心,调动知、情、意等一切内在方面来把握对象;其二,思维主体与思维对象作为整体而进入思维过程,常常表现为一种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内外合一的整体性境界。
-
作者:燕凌(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摘要:五十年前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精神产品,是毛泽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总结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帝反封建斗争经验的成果,它曾哺育和鼓舞了整整一代人,使他们认清了新民主主义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从而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信仰。一九四九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按照当时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设想,准备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在物质条件、精神条件完全成熟以后再来考虑如何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问题。可是后来的实践却有违于原先的设想,从一九五三年提出过渡时期...
-
作者:彭克伟
摘要:周旺生同志撰写的《立法学》一书问世后,受到了有关方面的好评。该书体系完整、观点新颖、论证充分,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开拓性著作。其主要特点是: 一、开创性地初步确定了立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立法这一现象,古已有之。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关系日益纷繁复杂,为了调整日益增多的社会关系,立法数量猛增,其势方兴未艾。但是,从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版的为数不多的有关立法问题的著作来看,几乎都只论及立法的某些局部问题。
-
作者:杨长福
摘要:该书共5章28节。前4章按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大跃进"时期、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十年动乱"和拨乱反正时期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讨论的主要经济理论问题,第5章对30年(1949—1978年)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进展和问题作了总的评价。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说史方面的第一部著作,尽管还有不足之处,但不失为这一学科的基础性、开创性成果。作者在该书的前言中,讲了此书的写作目的。首先,是为了更好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探讨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为了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探求具有...
-
作者:张晶
摘要: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呼唤着突破。近年来,旧的研究方法不断暴露出种种局限,而新的文学观念、价值尺度、观照视角等,给中国文学史范围内的许多局部性研究,带来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批富有开拓精神的文学史专著应运而生。年轻学者王钟陵撰写的《中国中古诗歌史》,便是一部具有全新的理论框架,对文学史研究有着重要突破意义的专著。它突破了过去文学史研究的陈旧的框架,闯出了一条富于独特的研究个性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