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戴园晨(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根据经济决定财政而财政又反作用于经济的原理,从宏观经济决策方面探讨了我国出现财政赤字的原因和今后消灭财政赤字的根本途径。本文认为,近两年来发生财政赤字并非突如其来,是多年来超越国力搞建设种下的苦果。为了消灭赤字,除了压缩基本建设以节流外,还要开源。即挖掘现有企业潜力,大力增产消费品,切实组织部分Ⅰ部类生产向Ⅱ部类生产的转化;疏通煤、电、油、运的"瓶颈";按量力而行的原则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价格补贴和奖金发放都要控制。文章还探讨了压缩基本建设投资会不会影响经济增长率,减少投资支出会不会影响就业等问题。
-
作者:庞朴(1)
作者单位:(1)《历史研究》杂志
摘要:在许多民族的文化中,数目"三"都受到特别注意。本文以"参"的种种涵义来说明"三"在中华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文章证明,"参"字既可表示数目"三"及其派生关系,又可表示"二"即对立面的渗透与依存,还可以表示由对立结合而成的统一物"一"。由此,文章认为,透过"参"字,可以看到中华文化中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
作者:田江海(1);张曙光(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从组织、计划、效率方面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指出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地发展国民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固有的带中介性质的优越性,并且说明了更好地实现组织、计划、效率三者的结合和统一,尤其是在宏观经济活动中的结合和统一,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
作者:赵建文(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刊登的《矛盾的直接同一性的基本含义及其客观普遍性》是一篇有研究的论文。此文正确地阐述了"事物在其发展的原初的、萌芽阶段上的直接同一性",读后很有启发。但是,作者认为对立面的直接同一性存在于对立面的一方,而对立面的同一性只具有间接的同一性。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直接同一性并不存在于对立面的一方,而是存在于对立面之间。对立面的同一性。
-
作者:戴根有(1)
作者单位:(1)安徽省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室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三期发表的刘光第同志《论纸币和黄金的联系》的第三部分,正确地指出了综合物价指数不能作为人民币价值基础的道理,我很赞同。但进一步思考,觉得还有两点值得补充: 1.以综合物价指数作为人民币价值基础的观点,不但有以指数本身(即物价)作为衡量币值标准的含义,而且还有以一定的指数物价所包含的使用价值量来衡量币值的意思。对于前者,刘文正确地指出了"如果用物价来规定货币的价值。
-
作者:马德安(1);刘志典(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
摘要: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讨论中,蒋一苇同志的《企业本位论》一文(见《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年第一期),提出了颇有见解的观点,对改革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充实经济管理科学都有积极意义。但是文中某些提法我们觉得还可讨论。蒋文认为"强调企业的独立性,并不割裂公有制",又说"不论全民所有还是集体所有,同属公有制"。蒋一苇同志虽然说企业的独立性与所有制并不是一回事。
-
作者:张维华(1)
作者单位:(1)山东大学历史系
摘要:本文提出,西汉初年的黄老政治思想,是适应汉初政治上约法省禁、社会上休养生息的形势,在老子思想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学说而成的所谓新道家思想。代表黄老政治的具体政治思想,是可能出现在文景之际的司马谈的《六家要指》。这种政治思想的内容可以用代表道家根本思想的"虚"、"因"、"静"三字加以说明:"虚"是循天地自然之理,来自身外,出于客观;"因"是法自然,注意民之好恶,遵法守职;"静"是归真反朴,责大指不求苛细,弃文守质。作者认为,道家思想,有很多是属于消极的东西,对于社会发展缺乏促进的作用,但对于某一特定时期如西汉初年的社会,或有它...
-
作者:董谦(1);张剑峰(2);方留碧(3)
作者单位:(1)中国革命博物馆;(2)安徽大学经济系;(3)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是作者于一九五八年写的一份农业互助合作运动考察报告。这次发表前进行了一些修改。文章分四个时期详细叙述和分析了山西省沁源县城关地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历史。作者依据考察的事实,认为山西省沁源城关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变工互助,到全国解放后组织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对小农经济改造的途径、步骤、速度和方式方法,都是符合生产发展和农民群众的要求的。但是到了一九五五年底和一九五六年初由初级社转高级社时,犯了急性病和行政命令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群众自愿互利的原则,因而产生了一些...
-
作者:姚贤镐(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摘要:作者根据中外文献,论述了旧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的经过及其恶果。过去人们常说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进出口税率定在值百抽五的水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本文则用历史事实论证了协定关税不仅低于值百抽五,而且外国侵略者还利用子口税、免税、存票和沿岸贸易税等条约特权,使值百抽五的原则也无法切实执行,从而加速了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
作者:黎澍(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
摘要:本文着重考察了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发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历史条件,以及推翻清王朝后革命派未能保持政权的根本原因。作者认为:一、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出现先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形成。资产阶级的实业家们很长时期不支持甚或反对革命,只是在武昌起义爆发后和革命党人实行过短暂的合作。二、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用以发动革命的最有效的口号是"反满"。"反满"口号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在革命党人中是很不相同的;但总的说来,它是基于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又是和民主主义觉悟相联系的。随着革命运动的发展,共和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