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超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一九八○年第六期发表了谷苞同志的《新疆维吾尔族族源新探》一文,引起了新疆史学界的重视。围绕新疆维吾尔族的族源问题,在一九八○年年底新疆史学会召开的学术年会上,有二十余人作了口头或书面发言,现将部分意见综述如下。一、新疆维吾尔族源于古代哪些民族谷苞同志认为,丁令、铁勒和回纥是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而被维吾尔族融合了的原来居住在南疆的各农业民族,也是构成维吾尔族族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时间来说。
-
作者:刘全复(1)
作者单位:(1)山东省昌潍师范专科学校政治系
摘要:本文考察了经济基础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来龙去脉,指出:起初它是一个笼统的广义的概念,泛指整个物质生产;后来马克思把它分解为自然基础和社会基础,而形成单指社会的狭义的概念;今天由于客观历史过程的进展,要求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中去理解和研究它,应恢复其广义性。
-
作者:黎鸣(1)
作者单位:(1)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摘要:本文根据马克思曾经预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将是一门科学"的思想,对当代自然科学上的重大成就如何与社会科学的研究相结合、如何利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来推动社会科学的研究与表述语言的科学化进行了探讨。作者提出了关于"一体化"结构模式的设想,提出了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共同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拟化形式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的若干意见。这里说的拟化,是指原则性观点具体化、模式化;模糊性概念明确化、定量化。
-
作者:陈依元(1)
作者单位:(1)福建师范大学
摘要:读了《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年五期上刊登的杨适《关于否定之否定的根据问题》一文,我对文章中的观点以及杨适同志的勇于探讨精神极表赞同。但有几点仍想补充。一、杨文谈到了黑格尔提出否定之否定的本体论根据和哲学史根据,据我看,还应加上一个认识论根据。在黑格尔逻辑学中。
-
作者:汪子嵩(1)
作者单位:(1)《人民日报》编辑部
摘要: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将"本体"作为哲学范畴加以分析论述的人。在他的著作中对"本体"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在《范畴篇》第五章中,他认为具体的个别事物是"第一本体",是朴素唯物论的观点;(二)在《形而上学》第十二卷中,他认为"努斯"——神是最高的本体,黑格尔称之为"最高的唯心论";(三)《形而上学》第七卷认为事物的本质——形式是"第一本体"。本文试图分析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发展变化情况,说明他是怎样在唯物论和唯心论之间动摇的。
-
作者:道布(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摘要:《云南王藏经碑》是现存珍贵的元代蒙古文碑刻之一,对研究蒙古史、蒙古语言史和文字史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参考有关文献资料,从语文学角度,对这件碑铭重新进行考释,弥补了前人的不足,纠正了一些舛误。
-
作者:金德群(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摘要:本文根据有关材料,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分配土地的标准问题,作出自己的分析,认为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不仅有利于争取群众,也有利于发展生产;它不会侵犯中农的利益,因而也不是绝对平均主义的做法。
-
作者:吕俊华(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学院分院中文系
摘要:本文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哲理和心理内涵作了多方面的分析,并由此论及鲁迅的思想。作者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出自为奴隶者自尊、自卫的需要,也是愚昧麻木的表现。阿Q式的自尊是奴性的自尊,而奴性是封建等级制社会关系的反映。它虽然包含变态反抗的因素,但这种反抗必然以失败而告终。鲁迅对阿Q式精神胜利法的嘲讽和鞭挞,充分表现了他反帝反封建的彻底革命精神。他把凝聚在阿Q身上的、体现了奴性的精神胜利法作为一种哲学抽象物艺术地展现出来,对人民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是他对反帝反封建革命事业的重大贡献。
-
作者:冯举(1);周振华(1)
作者单位:(1)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四川省五个国营工业企业自负盈亏试点的调查,论述了国营工业企业自负盈亏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国营工业企业实行自负盈亏的好处;认为这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需要,是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应予充分的肯定。但在调整时期,改革要服从于调整。
-
作者:白盾(1)
作者单位:(1)安徽省徽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
摘要:本文提出,在《红楼梦》研究中,应当注意实事求是,排除偏见。这样,就不会否认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就不会根据"脂评"的片词只语作出种种新奇的臆测。本文认为,应该区别"脂本"和"今本"的异同和优劣,正视"脂本"和"脂评"所证实的曹雪芹世界观的严重局限,不能笼统地认为"脂本"处处优于"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