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志才(1)
作者单位:(1)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
摘要:本文论述了逻辑是一种多学科的科学,除了形式逻辑(包括数理逻辑)以外,还有以辩证思维为对象的辩证逻辑。辩证逻辑是辩证法、认识论、逻辑三者统一的、形式与内容一致的范畴系统。它不仅包括"主观逻辑"部分,而且也必须包括"客观逻辑"部分,否则它就不能揭示"世界的全部具体内容及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规律",就不能体现"对世界认识的历史的总结、总和、结论"。辩证逻辑是一种哲学逻辑,但在学科的意义上,它同辩证法、认识论却有着质的差别,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定性。本文认为辩证逻辑的范畴系统,应该是一个以思维范畴的内在矛盾本性为动力和方法的辩...
-
作者:丁声俊
摘要:对于粮食在我国农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粮食部情报研究所工作人员丁声俊发表了这样的意见:研究农业发展战略决不能忽视粮食问题。粮食是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
作者:杨堃
摘要: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和民俗学家,八十二岁的杨堃教授,呼吁我国民俗学(包括民间、民族文学)和民族学工作者加强协作,共同建立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的民俗学。民俗学,英语叫作folklore,是英国考古学家陶姆斯一八四六年提出的。
-
作者:王初根
摘要:江西师范学院政教系讲师王初根,最近对一些人提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所有制状况是划分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国家所有制虽然扩大了。
-
作者:童佶
摘要:半个世纪来,巴金以丰富的文学创作赢得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热爱和尊敬。但长期以来,对巴金和其他许多现代作家的研究是很不够的。新近出版的《巴金评传》,是我国第一本比较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巴金生平、思想和创作的专著。这是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可喜的收获。
-
作者:郑林庄(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外国经济管理研究所
摘要:本文通过对战后美国农业发展状况的剖析,论证了资本主义农业的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趋势。在美国,尽管个体经营的、规模较小的家庭农场在数量上至今还占优势,但它的作用正逐渐减小,性质渐渐发生变化;而通过企业联合或签订合同形成的大农场和公司农场则不断发展,在整个农业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据此,作者认为,尽管农业生产具有不同于工业的特点,但是马克思主义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趋势,在农业中同样存在,只不过在程度和速度上不同于工业而已。
-
作者:宦乡
摘要:西方经济为什么陷于长期停滞的状态?宦乡同志认为有三个基本原因: (一)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体系崩溃了,而一时又形不成一个新的经济、政治体系来代替它。二次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经济方面说,由三个体制构成:第一。
-
作者:王恩荣
摘要:山东大学高亨教授的新著《老子注译》(以下简称《注译》),总结了前人和他自己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老子其人和《老子》一书,提出了新的佐证,既有严谨的考据,又有通俗的诠释。这本书对于专业工作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热爱古典作品的初学者,也能一目了然地看懂它。
-
作者:杨时展
摘要:会计学家往往不熟悉历史;史学家又往往不熟悉会计;也有对两者都比较熟悉的,而面对史料的困难,对于中国会计史这样的课题,往往望而却步。因此,尽管中国有历史记载的会计工作已进行了两千多年,中国的会计学术在世界上也曾居于先进地位,而中国会计史却长期写不出来。郭道扬同志这部书的写作和出版,弥补了这一缺欠,使每一个关心的人都感到高兴。一个青年。
-
作者:何桂庭
摘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何桂庭与许辛、凌岩、张石林共同撰文,认为研究我国农业现代化要从我国农业资源情况和农业的基本特点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