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士伟(1)
作者单位:(1)西北政法学院行政法系
摘要:我国古代的任官回避制度创立于汉代,经历了唐宋时期的发展,至明清而趋于完备。作为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内权力矛盾的产物,这个制度虽然每每流于形式,但它对整饬封建吏治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作者认为,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借鉴历史的经验,建立和实行我国国家公务人员的任职回避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作者论述了国家公务人员任职回避制度的性质、宗旨和功能,并且对任职回避的目标、范围以及这个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提出了初步设想。
-
作者:劳苑(1)
作者单位:(1)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切实地、辩证地、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地域产业结构趋同的成因和作用,并提出了正确认识与处理这一问题的政策思路。
-
作者:王卫国(1)
作者单位:(1)西南政法学院
摘要:如果说在80年代初,中国民法学还在"要不要制定民法"的争论中艰难开拓,那么,到了90年代初,中国的民法学者们已经开始为"制定什么样的民法"而上下求索。徐国栋的《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这是一部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部门法问题的著作,对它的评介,除了取部门法的角度,还可以选择其他学科如法哲学、法历史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比较法学等的角度。在这里,我拟侧重于法哲学方面。这不仅是因为法哲学同民法学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而且是因为对法学问题的思辨能力是衡量一门法学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
-
作者:张怀宇(1)
作者单位:(1)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摘要:由王政祥主编的《当代中国私营经济研究》一书,是目前我所看到的研究这一课题的一部理论性和现实性较强的专著,值得一读。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路,从理论上回答了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重大问题。据实论理,信而有征。本书与一般专题研究不同,其最明显的特点之一,是在调查研究、占有大量翔实材料的基础上,对现阶段中国私营经济进行历史的和理论的、全方位多层面的探讨。材料丰富而新鲜,论述切实而深刻,结构条理分明而纲举目张。如书中队我国国情特点出发,首先论述了80年代以来我国私营经济迅速发展的...
-
作者:肖越(1)
作者单位:(1)北京出版社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1、2、3卷(以下简称"三卷"),从历史、思想、逻辑的各种联系中,动态地再现了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形成、发展、运用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该书从筹划到完成历时八年,在反复研究和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集老中青三代24位马哲史专家的辛勤劳动,无论在总体结构、章节设置、涵盖范围方面,还是在研究方法、思想挖掘、意义评价方面,都有所开拓和发展。可以说,"三卷"代表了目前我国马哲史研究的最高水平。作为我国"六五"、"七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科研项目,它的出版在我国哲学界无疑是一个重要事件。要全面地...
-
作者:丁放(1)
作者单位:(1)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
摘要:桐城派是我国散文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清代中后期,它曾居于"正统"地位,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则被目为"谬种"。毁誉如此悬殊,其间的是非得失,遂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仅就建国以后而论,关于桐城派的研究文章即不下百余篇,并曾举办过全国性的桐城派讨论会,出版过桐城派研究论文集和桐城派文选,还曾有过数种介绍桐城派的读物问世。但总的说来。
-
作者:金维刚(1)
作者单位:(1)劳动部劳动科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从劳动交换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职工与企业之间劳动交换的权力结构和利益格局,对我国国有企业职工劳动积极性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探讨。作者认为,职工与国有企业劳动交换的权力结构和利益格局都向政府过度倾斜,企业和职工都未享有应有的地位和权力,在利益格局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少,这种状况成为影响国有企业职工劳动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据此,作者提出,解决国有企业职工劳动积极性低落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在职工与企业之间建立起合理的劳动交换关系。
-
作者:何祚榕(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摘要:阎庆华同志所著《逻辑规律的本质》,虽只是一本6万字的小册子,却在逻辑学和哲学的基础理论方面提出了若干与众不同、值得重视的新见解。该书对类概念和个体性概念做了深层次的划分,并以此为理论前提,展开对逻辑规律本质的考察。作者首先从类概念和个体性概念分别是怎样形成的考察中来把握二者的本质区别。他指出"作为类概念(抽象概念)内涵的特征、特点,是通过人的思维对客观对象进行相互比较而形成的。"因此,"特征、特点是客观的",而形成特征、特点的相互比较关系"则"是人的思维建立起来的",故而"尽管类概念的内涵有客观性.但却是抽象的,...
-
作者:俞可平
摘要:总编室同志: 拙文《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得以发表在贵刊今年第4期,本人不胜感谢。稍有遗憾的是,本期英文目录中将拙文标题中的一个关键词"市民社会"译为"Urban Socicty"了,正确英译应是"Civil Society"。该英译在拙文中曾几次出现,
-
作者:李炳炎(1)
作者单位:(1)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
摘要:本文概要评述了我国已故经济学家卓炯的经济学思想。首先评介了卓炯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论,认为他一贯坚持从实际出发,成功地运用了科学的抽象法和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的辩证法。其次简要概括了卓炯经济学思想的基本点,即(1)社会分工论;(2)扩大商品经济论;(3)计划商品经济论;(4)价值规律体系论;(5)商品经济的共性与特性论;(6)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与特殊的基本规律性论。最后,文章着重评价了卓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和理论经济学建设所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