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显中(1)
作者单位:(1)《经济纵横》杂志社
摘要:由赵靖教授任主编、石世奇教授任副主编的《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1卷)一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现仅就该书的一些特点和不足之处作一简单评介。 1.结构安排上的特点:在此之前,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中纵论古今的著作已经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以胡寄窗先生的《中国经济思想史》和叶世昌教授的《中国经济思想简史》为代表,着力描绘历史上不同思想家本人的经济思想。对这一模式的得失,已有同志作过评论。第二种模式是以叶世昌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为代表的好几种关于古代管理思想方面的著作、以及《中国货币理论史》、《中...
-
作者:黄达(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本文认为,宏观调控所要把握的核心,就是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对比的总量界限,而货币供给的增减以及有多大部分形成现实的市场需求,则是宏观决策必须抓住的根本环节。只要掌握这个要领,就能作出正确,清醒的判断和决策,而不会被扑朔迷离的现象把我们的思路导入歧途。依据这种认识,作者对市场供求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范围、货币供给形成机制中的银行信贷与财政、现金发行限额、如何看待财政赤字以及同货币供给直接相关的储蓄、债券、股票、集资等问题,一一作了切实而细致的分析和解释。
-
作者:韩经太(1)
作者单位:(1)北京语言学院语文系
摘要:本文从宋诗谐谑心态的生成背景、宋诗谐趣的形态分析、诚斋风趣的艺术解读三个方面,对宋诗中富有谐趣的作品进行了论述,指出:宋诗谐趣继承了魏晋名士任诞之风的传统,反映了宋人亦真亦俗的人生态度以及优人诙谐同诗坛风习结缘的事实;宋诗谐趣所在,既能因谐造情,构想出某种乖讹的人事物态,又能通过'呻吟调笑',创造出悲怆的谐谑自嘲的意境;而体现宋诗谐趣顶峰状态的诚斋风趣,则代表了宋诗走向谐谑化的整体趋势,它使宋诗化理为谐,又使谐谑充满了哲思感悟,从而对古典诗歌的发展以及谐谑艺术的丰富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
作者:陆剑杰
摘要:本文是从哲学角度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论纲。它将经济学与哲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若干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哲学思考,来丰富哲学选择论、中介论、过渡论、现实论、主体论和价值论等方面的内容,并且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和理解。限于篇幅,本刊发表时略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选择和哲学选择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过程和哲学过渡论'两个部分。
-
作者:席大民(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哲学系
摘要:自80年代以来,李清崑与王秀芳合作,对普列汉诺夫思想中贡献最大、影响最为久远然而却长期未能得到公正评介的三个方面——唯物史观、美学、哲学史——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先后出版了《普列汉诺夫与唯物史观》(与王秀芳合著,1984年出版)、《美学、艺术、社会——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研究)(王秀芳著,1987年出版)二书,现在《唯物史观与哲学史》的出版,使这三部曲终于全部面世了。通读全书,其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一、全面系统地整理、挖掘和评价普列汉诺夫的哲学史研究成果。以往我国学者对普列汉诺夫学说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唯物史观和美学思想...
-
作者:王联斌(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学院
摘要:本文认为,孙子的军事伦理思想是孙子军事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植根于西周伦理文化的土壤之中,是一定的社会思潮和一定的战争实践的产物,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仁本主义,其基本内容包括:(一)以'安国保民'为核心的军人价值观;(二)以'五德'为纲的将帅修养论;(三)古朴的军事人道主义;(四)'君命有所不受'的道德选择方针;(五)'合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治军方略;(六)'众陷于害'的战场道德环境效应说。本文的主体部分即以此为序展开了论证,并从现代军事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作者:王玉樑(1)
作者单位:(1)《人文杂志》编辑部
摘要:价值理论近年来受到我国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运用,特别是在伦理学、美学、管理学、法学、文化学、教育学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术界普遍感到需要对价值理论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作出更准确的界定和更系统的阐述,把价值理论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袁贵仁同志的新著《价值学引论》(以下简称《引论》)正适应了学术界的这一需要。该书广泛汲取了国内外价值理论研究的成果,力图在新的起点上对价值理论进行新的、系统的探索,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引论》的第一个特色,是对价值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做了有益的探索。该...
-
作者:赵石宝(1)
作者单位:(1)光明日报理论部
摘要:本文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经济基础,而且涉及上层建筑。这就必然要求整个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相应地发生变化。从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作者从我国社会生活的现实出发,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所必要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的方方面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
-
作者:王锺陵(1)
作者单位:(1)苏州大学中文系
摘要:本文把总集视为读解赖以展开的一种较好的载体,而将评点看作有别于经学而属于文学的读解方法。文章分析了总集构成文学史发展契机的四个方面的作用,分阶段说明了属于文学的读解方法形成发展的过程和影响。文章引入不确定性、偶然性、无序性,使之与逻辑性、有序性结合起来,用以概括和说明文学史运动的动力结构,指出由雅与俗、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沟通而成的文化传播圈概念,是这一动力结构中的重要内容。在读解的累积与变化的基础上,此种动力结构以组合、对流、交织、反馈作为其运动形式。
-
作者:杜若甫(1);袁义达(1)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摘要:本文对中国姓氏的进化进行了讨论,并对各方言区姓氏频率分布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影响中国姓氏进化最大的是民族同化与人口迁移。中国姓氏进化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姓氏数目减少与同姓人群增大;其二是姓氏分布有明显的地区特点。姓氏分布和语言密切有关,但是地理因素对姓氏频率的影响要比对语言的影响大,同时,语言比姓氏频率更易受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姓氏频率分布比语言更能反映人群间的血缘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