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京文(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90年代将是世界科技迅速发展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年代。因此,研究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正确评估我国的科技现状,制订适当的发展战略,对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作者在分析当代世界科技进步新特点的基础上,从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加速我国科技进步的基本思路、主攻方向、发展目标、方针政策以及科技体制改革等问题。
-
作者:郑成思(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介绍了关贸总协定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一个特殊的单项作出规定的原因,就其中有关版权保护的客体条款以及保护原则和保护措施等条款与海峡两岸现行版权法的相关条款进行了分析对比,指出了三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及存在的差距,以及我国“复关”及台湾地区“入关”后,关贸总协定将对两岸版权制度发生怎样的影响,并对中国大陆一方如何改进其版权制度以便更加符合国际惯例提出了建议。
-
作者:王德敏(1)
作者单位:(1)山东工程学院稷下学研究所
摘要:战国时期,齐国在国都临淄稷门外设置学宫,招聘天下贤者来此讲学。于是,“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不治而议论”,故称为“稷下学”。稷下学自田齐桓公午始兴,中经威、宣、闵、襄,至齐王建共六世,约有150余年的历史。它作为当时各国的文化学术中心,虽经几度盛衰,却以历时最久、学者最多、著述最丰、学风最淳而著称于世,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对这一重要文化现象,从汉代至近代几乎无人问津。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陆续有学者注意。金受申的《稷下派之研究》(1930年出版),虽仅两万字,却是专题研究稷下学的开端。钱穆...
-
作者:王主玉(1)
作者单位:(1)北京社会科学院
摘要: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蕴涵丰厚,可是研究专著尚不多见。本书从广义文化的角度,对中国茶文化的含义、特点、茶文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中国茶文化对人类文明的作用等,进行了翔实的考察与探索,给人们以有益的启迪。本书作为一部专著具有如下的鲜明特点: (一)对中国茶文化的萌生、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茶文化所包含的茶艺、茶道、茶的礼仪和生活中与茶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茶文化所融汇的儒、道、佛诸家的思想和哲理等。
-
作者:黄燕生(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一变化中,个体户扮演了重要的社会角色,也受到了社会各方面褒贬不一的评价。那么,个体户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群体,它的崛起对城市社会生活、对经济体制改革、对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是迫切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加以深入研究的问题。时宪民的学术专著《体制的突破——北京市西城区个体户研究》一书就是试图研究与回答这些问题的具有开创性的力作。
-
作者:傅白芦(1)
作者单位:(1)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
摘要:黑格尔这位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巨人,并未因逝世后160多年时光的流逝而“死”去,他的渊博的学识和不无晦涩的语言中饱含的深刻思想,依然长期强劲有力地影响着进步的人类社会。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在马克思为研究黑格尔哲学开辟的航道上,虽然已经努力击鼓挥桨,但还远未穷尽其合理内核,也远未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不仅表现在不少新的领域尚待开拓,而且在一些大家熟知的领域也被认为再难提出什么新意。
-
作者:谷书堂(1);柳欣(1)
作者单位:(1)南开大学经济学
摘要:本文认为,今天所面临的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与马克思所描述的社会主义原则并不相同,传统的劳动价值一元论已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决定,需要在原劳动价值一元论基础上扩大劳动的外延,加入资本、土地等非劳动生产要素以及技术变动下的利益关系,以便对价值决定做出合乎现实的说明。文章根据逻辑一致性标准和逻辑批判方法,对这一命题作了分析与阐述。文章还依照对劳动价值论的新解释,对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及各种收入的来源作出了简要说明。
-
作者:徐国栋(1)
作者单位:(1)中南政法学院
摘要:本文就不同的价格—价值理论与民法中的公平规定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在经济思想史中,存在着客观价值论和主观价值论两类学说,民事立法若采用前者,则必定要求标的物的价格与价值不能有根本的背离,从而作出以限价为内容的公平规定;若采用后者,则会对合同的价金条款持放任态度,从而只从程序上保障交易公平。文章以罗马法、法国法和英美法的公平立法及各自所持的价格—价值理论为分析对象,以证明上迷观点。作者最后还分析了中国现行的公平立法与价值规律的关系及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显现的局限性,并论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应...
-
作者:张华夏(1)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哲学系
摘要:本文认为,将决定论定义为"承认客观世界具有因果性、必然性与规律性的哲学学说"是不准确和不合适的。决定论是一种关于宇宙未来的一切状态都按因果律由过去严格决定因而可精确预知的观点。20世纪科学的发展,已从本体论上证明这种观点站不住脚。宇宙中并非一切事件及其特征值都有原因,都可作因果解释,因而应把随机事件提到本体论的高度与因果事件相并列地进行认识。辩证唯物论者是规律论者而非决定论者,将各种不同类型的非决定论不分清红皂白地加以批判是不恰当的,企图用修改因果关系的定义使之不舍严格对应性而含或然对应或选言对应性来挽...
-
作者:顾祖钊(1)
作者单位:(1)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
摘要:本文把古今中外的意象概念归纳为心理意象、内心意象、观念意象、泛化意象和至境意象五种,分别阐述了这五种意象的内涵和外延,指出:除心理意象属于纯心理学范畴外,内心意象、观念意象、至境意象在思维方式上有相通之处;泛化意象的产生,是意象使用过程中概念混乱的结果;而至境意象,则是象征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审美理想的表现形态。作者强调,在文学艺术向古老的象征艺术回归的今天,只有废除泛化意象,恢复意象的古义,才能建立起科学的意象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