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稷下之学的系统考察
成果类型:
期刊论文
署名作者:
王德敏(1)
署名单位:
(1)山东工程学院稷下学研究所
刊物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
ISSN/ISSBN:
1002-6857
发表日期:
1994
页码:
203-205
关键词:
稷下学
稷下之学
《吕氏春秋》
系统考察
学术思想
《管子》
战国时期
《尹文子》
黄老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
战国时期,齐国在国都临淄稷门外设置学宫,招聘天下贤者来此讲学。于是,“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不治而议论”,故称为“稷下学”。稷下学自田齐桓公午始兴,中经威、宣、闵、襄,至齐王建共六世,约有150余年的历史。它作为当时各国的文化学术中心,虽经几度盛衰,却以历时最久、学者最多、著述最丰、学风最淳而著称于世,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对这一重要文化现象,从汉代至近代几乎无人问津。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陆续有学者注意。金受申的《稷下派之研究》(1930年出版),虽仅两万字,却是专题研究稷下学的开端。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
来源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