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曹树基(1)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一书对溪村传统家族的描述缺乏创新,对溪村历史的发展存在误读,而在此基础上与西方理论的对话也大多没有意义;该书对溪村传统复兴的解说则颇有价值。作者指出,当代中国急需与西方展开学术对话。
-
作者:华林甫(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摘要:长江流域历代频繁的水旱灾害,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研究距我们最近的清代以来三峡地区的水旱灾害,对于了解这一地区的水旱灾害情况,总结灾害规律,进而预测未来三峡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依据清代地方官员关于洪涝灾情的奏疏、清代方志及洪水题刻等大量史料,详细分析了长江三峡地区水旱灾害发生的规律,认为长江流域水旱灾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相对而言,水灾更为严重,危害最大。
-
作者:陈荣辉(1)
作者单位:(1)上海财经大学
摘要:本文认为,内部贸易是企业内部化的一项核心内容。跨国经营企业开展内部贸易,一是可以防止技术优势的丧失,二是有利于健全企业跨国经营稳定性的内部保障体系,三是为了谋求企业经济利益的全球最大化。文章将跨国经营企业的内部贸易区分为内部清洁贸易和内部管理贸易两个类型,并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内部贸易的执行价格决定。
-
作者:戴园晨(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大、进步最快的20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的重要源泉即全会所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使我们得以冲破“左”的束缚及各种理论禁区,提出改革设想。在实践上采取了目标及步骤稳步、渐进的改革方式。在渐进的过程中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逐步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展望21世纪,作者提出,知识经济时期的到来,对发展中国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
作者:赵剑英;滕瑶
摘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深圳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二十周年: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28日至30日在深圳市召开,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深圳市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的一次重要活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全国各省市...
-
摘要: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现代新儒家与中国现代化》,方克立著。37.5万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责任编辑:盛家林。该书是作者近十年来关于现代新儒家和中国文化问题研究成果的结集。通观全书,内容丰富,研究视野广阔。全书对问题的展开始终是...
-
作者:宋玉华(1);徐忆琳(1)
作者单位:(1)浙江大学对外经贸学院
摘要:本文认为,东亚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在于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缺乏有效监管机制的国际金融体系,这一近乎寡头垄断竞争型金融体系的形成,是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的结果,是伴随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虚拟资本脱离实物经济基础而独立运行的结果,而现代科技又为其在世界范围内实现金融垄断超额利润提供了各种工具和手段。作者分析了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营运目的、获利手段及其运动的基本条件,指出把握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运动规律。
-
作者:陈振明(1)
作者单位:(1)厦门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系
摘要:政府失败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干预所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西方学者特别是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已对这个问题作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形成了颇为系统的“政府失败论”。本文对这种“政府失败论”进行评述,全文分四部分:(1)政府失败问题的提出;(2)政府失败现象的表现、类型与成因;(3)政府失败的纠正及防范;(4)评价与启示。作者认为,尽管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的“政府失败论”因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而往往得出反对国家干预、否定政府作用的保守主义结论,但他们对政府失败现象的表现、类...
-
作者:王志强(1)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
摘要:南宋书判是以当时司法裁判为主要内容的重要法律史文献,反映了法律制度在社会中的操作状况和执法者的法律观念。本文结合社会历史背景,运用综合统计和个案分析法,研究书判中各种裁判理由的性质、地位和相互关系,分析书判以情理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再从哲学基础、思维模式、历史渊源和现实条件诸方面论述其成因,并全面评价其作用和影响。
-
作者:石毓智(1,2);李讷(1,2)
作者单位:(1)美国斯坦福大学;(2)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校区语言学系
摘要:本文尝试证明,虽然结构助词“的(底)”与其前的“之”、“者”在功能上有相同之处,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渊源关系,“的”是在特殊的句法环境中,通过语法化,由其原来的指示代词或者疑问代词用法独立发展出来的。“的”的用法与其前的结构助词有本质上的差别。由于唐朝中期,“数+量+名”成了占优势的数量表达式,由此而带来的类推效应要求一般的修饰语与其中心语之间也有一个类似于量词的语法标记,而指代性质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