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树琦
摘要:李奇同志主编的《道德学说》,是由李奇、陈瑛、俞晓阳和石毓彬同志分头执笔写成的。该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集中地研究了古今中外道德理论的演化、发展。作者从有关道德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历史发展中,探讨道德理论如何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
作者:李醒民(1)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探讨了有关科学与价值的几个问题:(1)什么是科学与什么是价值?(2)科学与价值有三方面关系值得探讨:a.科学价值;b.科学与社会价值观念的互动;c.科学中的价值。(3)对科学中的价值从科学的内涵所包括的三个方面来分述:a.科学知识体系中的价值;b.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价值;c.科学社会建制中的价值。(4)科学和人的价值。
-
作者:罗荣渠(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历史系
摘要:本文把现代化视为一个世界历史范畴,从人类社会变迁的宏观角度,系统地论述了现代化的历程、类型和总的趋势;探讨了现代化先从英国开始,继而在西欧、北美等国展开,然后向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推进的动因。文章认为,人类社会的变迁大致可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Ⅰ、渐进性的微变(弱式),Ⅱ、突发性的微变(强式),Ⅲ、创新性的巨变(强式),Ⅳ、传导性的巨变(弱式和强式);前两种类型变迁的总趋势是维持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现存的社会秩序,后两种变迁才是突破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现存社会秩序的变革方式。文章指出,由于社会变迁的类型不同,故在实际的...
-
作者:谢石松(1)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摘要:本文就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这一国际司法协助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探讨。作者具体界定了外国法院判决的含义和范围,考察分析了请求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主体、期限和方式,介绍评论了国际社会和我国在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条件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并简要论述了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程序问题。作者针对我国在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方面的立法状况和司法实践,就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有关改进性建议。
-
作者:马侠(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城镇人口迁移的一些特点,并将其模式概括为:国家运用强有力的政策干预和行政机制等中介因素控制迁移人口的数量,引导人口迁移的方向,影响迁移人口的构成,强化计划型的有组织的人口迁移,抑制自发型的自组织人口迁移,以便达到人口再分布的变化并与计划经济相适应。文章根据当代我国人口迁移所处的历史阶段,指出人口迁移的旧模式必然转变为新的开放模式。开放模式应是职业转变、居住地类型转变以及城乡之间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的统一。对人口迁移的调节,应是行政机制控制和经济功能调节兼施,以达到人口迁移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
-
作者:文兴吾(1)
作者单位:(1)西南交通大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相对论时空观念革命的实质以及相对论时空理论与相对论科学体系的内在联系的把握,阐明"四维时空"是狭义相对论时空理论的完善形式,指出爱因斯坦"尺缩效应"不是狭义相对论的科学内容;从而对"狭义相对论能否成为‘认识的主体论’的科学基础"的问题,得出否定的结论。本文可看作是对何祚庥《现代物理学能为"认识的主体论"提供科学基础吗?》一文中有关狭义相对论部分的必要补充。但是,对于我国哲学界近年来在狭义相对论问题上发生理论混乱的原因的认识,本文与何祚庥先生的看法不同。
-
作者:王小盾(1)
作者单位:(1)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从音乐发展史的角度讨论了中国南北方音乐文化的关系。通过对历史上几次规模较大的南乐北渐运动的考察,从中国音乐南方化的方面论述了中国音乐风格和文化精神的形成。作者认为,东西方向的音乐交流,对中国音乐风格固然有很大的影响,但还必须注意到中国音乐自身之中存在着南北方向交流的运动。在这一交流运动中,由于南方音乐的相对独立,它不仅对北方音乐的补充及其艺术形式的提高起了极大的影响,而且它总是作为汉民族音乐的代表,同化了外来音乐。中国音乐的风格正是依托这一运动而得以形成。
-
作者:李国霖(1);李子彪(1)
作者单位:(1)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根据调查的结果,对广州市初中学生文化现状及其形成原因作了分析和探讨。文章将广州市初中学生的价值观念、人生理想、政治倾向、道德观念等放在校园文化及整个社会大文化的背景中加以观照,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带给学生的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对此,应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文章指出,加强正面教育,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
-
作者:卫兴华(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本文评析了描述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和新经济体制特点的各种提法,认为只有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提法,才最好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制度和新经济体制的本质特点。接着,文章又进行了追踪分析,深入探讨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理论和实际根据,包括结合的共同基础和经济原因,以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类型和形式,还从理论上批评了在上述问题上广为流行却并不恰当的看法和提法。
-
作者:乐国安(1)
作者单位:(1)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摘要:本文对现代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理论上的贡献、方法论的缺陷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论。作者认为,现代认知心理学是受信息论、计算机科学深刻影响的产物。它的出现克服了行为论心理学的偏颇,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在感知、记忆、注意、思维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对促进'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它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难以揭示人的本质属性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