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袁行霑
摘要:拙文《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载《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195页)有几处史料和校勘的错误。其中有的我于发表后即已发现,有的是承周凤章同志指出后才注意到的,今一并更正如下:
-
作者:左牧华(1)
作者单位:(1)吉林省计划生育干部培训中心
摘要:本文从适度人口的概念、适度人口的精确计算、适度人口理论的研究方法、与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联系和区别、阶级局限等方面,对索维的适度人口理论进行了评述。文章不同意那种把索维的适度人口理论看作是"马年萨斯人口论的变种"的观点,认为索维的适度人口理论批判和超越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借鉴索维适度人口理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适度人口定义,并讨论了我国适度人口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作者:黄进;肖永平
摘要:中国的全国性国际私法学术活动始于1985年。该年8月,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发起并和贵州大学法律系在贵阳市花溪共同主持召开了首届全国国际私法学术讨论会。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代表开始酝酿成立全国性的国际私法学术团体,成立了"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筹备组"。1987年10月,全国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教学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已先后于1988年10月。
-
作者:王积业(1)
作者单位:(1)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对于90年代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往我国经济发展中屡屡出现的超高达增长,导致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经济效益低下,迫使国家不得不进行多次经济调整。超高速经济增长难以为继.因为它是靠高积累、高投入和高消耗来支撑的,是由工业特别是一般加工工业的迅猛扩张拉动起来的,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不相适应,国家财力、物力和社会市场承受不起。国民经济从超高速增长转向适度增长,需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贷款规模、结构调整以及劳动就业和人民生活改善等相关因素的关系,需要使影...
-
作者:肖枫(1);吕瑞勤(2)
作者单位:(1)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研究中心;(2)北京市21中学
摘要:本文就西方发展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主要流派的学术内容、思想特色、理论是非与功用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述评。作者指出,发展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一门新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以资产阶级经济学为主要理论基础,并且一般是站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场上研究发展问题,有很大的局限性,成功的理论和建议不多,但也不乏一些有价值的思想和方法。对西方发展学既不能简单化地贬之为"庸俗论"而全盘否定,更不能不加鉴别地盲目推崇和照抄照搬,而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有批判地借鉴、消化、吸收,以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学
-
作者:陈荣捷
摘要:此书是陈来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岱年教授指导之下完成的博士论文,经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编辑委员会精心审查而印行出版。全书分四大部分,即理气论、心性论,格物致知论与朱陆之辩。我认为,如是水平之高的博士论文,中国外国不多见也。
-
作者:周凤章(1)
作者单位:(1)陕酉宝鸡师范学院中文系
摘要:袁行霈先生《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见《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以史论的形式论证了陶渊明在晋宋易代之际的深层心态,视野开阔,立意较新,自有其值得称道处。但袁文在征引史实上也有失误,一些论述还不能令人信服,故不揣浅陋,
-
作者:范进
摘要:青年黑格尔哲学思想研究在我国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就撰者接触的材料而言,仅有贺麟、汝信和薛华等人曾对青年黑格尔的宗教、政治及异化劳动等哲学思想作过一些移译和研究。而新近出版的《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却使我们对黑格尔早年的思想脉络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
作者:王东
摘要:在中国当代的史学领域中,无论是相对于政治史,经济史等传统的专史研究,抑或是相对于社会史、文化史等诸多新兴的学科来说,史学史研究都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而在史学史研究中,对中国当代(新中国成立以来)史学的研究,则更是问者寥寥,几无可述。因此。
-
作者:张国福;秦海
摘要:由吉林大学关梦觉、张维达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比较通论》(以下简称《比较》)一书,对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构造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总体框架的理论问题,作出了有说服力的解答。该书以其鲜明和独到的观点,以及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