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翔海(1)
作者单位:(1)南开大学哲学系
摘要:本文探讨了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与西方当代诠释学的关系。作者概述了海德格尔和伽德默尔的诠释学思想,指出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是在对西方哲学传统和西方当代诠释学的批评中建立起来的,其批评的视界源自以《易经》哲学为代表的中国哲学的智慧。海德格尔囿于探究个体存在的意义,伽德默尔舍方法而求真理,他们的思想没有完全克服西方哲学知分而不知合的缺陷;本体诠释学则从中国哲学的整体意识出发,不仅要统一本体与方法,而且要整合知识与价值、主观与客观,以求沟通中西传统,推进未来'世界哲学'的建立。本文对本体诠释学与利科尔的诠释学思想也...
-
作者:韩俊(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摘要: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工农业关系进行了系统考察。认为在传统体制下,工农业之间一直未能建立起一种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的关系,导致二元经济结构凝固化。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了工农业的关联度,市场机制的引入促进了资源在两大产业之间的合理配置,农村工业的崛起对工农业的协调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工农业仍未走上协调发展的轨道,主要问题是作为商大物质生产部门相互联系基础的市场机制尚未发育成熟,中央政府的调控能力受到严重削弱。因此,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消除工农业之间曲各种壁垒,加速农产品...
-
作者:赵德志(1)
作者单位:(1)辽宁大学哲学系
摘要:本文考察了'现代新儒家'产生、发展的历史,认为由梁漱溟、熊十力开其端绪,经冯友兰、贺麟再经牟宗三等进一步发展,当前仍活跃于港台和海外的'现代新儒家',是从传统儒学出发,应西学东渐冲击的刺激而产生,经援西学入儒学而发展的学术思想派别。在其6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现代新儒家'对西方哲学采取了一种从单纯比附到内在融合、再到将自身融入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日渐开放的态度,在理论上经历了一个从单纯维护儒学传统到将儒学逻辑化、知性化,再到将新儒学投入现实生活领域的日渐现代化的过程。作者认为,尽管'现代新儒家'视传统儒家心性哲学为...
-
作者:周峰(1)
作者单位:(1)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
摘要:教育人类学(Educational anthropology)是应用人类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的一门介于教育学和人类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尽管从学科的主要概念体系到理论框架等还须进一步完善,但这门学科本身的科学地位已经确立起来,并且,在国外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对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划的制定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教育人类学倡导从人类发展的宏观高度来把握现代教育本质,打破了那种囿于教育本位、就教育论教育的思维定势。
-
作者:林聚任(1)
作者单位:(1)山东大学社会学系
摘要:历史社会学是一门介于社会学与历史学之间的边缘性分支学科。其主要作用在于,从现存历史因素的社会功能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社会。中国文明社会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形成了极为深厚的历史积淀物。这些历史因素深深地渗透在现今中国社会的每个角落,制约着社会结构的各个环节。
-
作者:阎守诚(1)
作者单位:(1)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摘要:行政区划制度是历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国家为了便于管理,依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经济联系、民族分布等因素,或沿袭旧制,或有所变革,从地理上把全国划分为若干行政区,以便行使行政,财政、司法、监察、军事等职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习惯上把历代行政区划沿革称为历代地理沿革。历代行政区划的形成变化常常是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相关的。因此。
-
作者:赵凤岐(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摘要:1981年,我参加了卞敏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他当时论文的内容就是研究《哲学笔记》的。我和答辩委员会的其他同志对卞敏的论文给予了肯定性评价,并且鼓励他继续研究这一课题。自从那时以来,十多年过去了,这期间,常常从报刊上看到他相关内容论文的发表。可以看出,他重视并且接受了答辩委员会当时提出的两点意见,即注意挖掘列宁《哲学笔记》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以及这些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结合实际去研究,批判地对待那种否定。
-
作者:万典武(1);贾履让(2);乔刚(3)
作者单位:(1)商业部经济研究中心;(2)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部
摘要:本文认为,我国国有商业批发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深化改革仍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改革的目标模式不明确、经营机制没有根本转变、缺乏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政府放权不充分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把改革引向深入的办法,在于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本指导思想,重构同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厂商批发、专职批发以及批零兼营、代理、经纪、配销等为主要形式的,商品可以自由流通、企业能够公平竞争的批发体制。文章还对如何转变国有批发商业企业经营机制和重构国有商业批发新体制,提出了若干建议。
-
作者:王琢(1)
作者单位:(1)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摘要:本报告根据翔实的资料,考察了广东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超常增长的主要经验。作者指出,广东提前8年实现了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其主要经验是:(1)省领导核心敢于向中央要改革权,又善于运用中央赋予的权力;(2)中央对广东省实行了"特殊政策、灵活措施";(3)广东省率先进行了计划、外贸、财政、金融、物资、商业、物价和劳动工资等八项管理体制的改革;(4)平稳地闯过了改革的"市场关"、"价格关"、"流通关"。这些基础性的改革,为广东省率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条件,并推动了全省经济的超常增长。
-
作者:苏军(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
摘要:佛教产生于印度,盛行于中国。自两汉之际东来华夏腹地,它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禅宗则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化佛教宗派之一。这已为学者所公认。然而,既称禅宗为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便有"化"与"所化"之别。"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所化"则是被不断吸收、改造着的印度佛教,二者合一才有中国化的佛教出现。禅宗的形成也是如此。但以往的禅宗研究著作,对其形成过程中"化"与"所化"的关系缺少细致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