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孟涛(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北京100720
摘要:中国非常法律的形成,是为了应对紧急事件。这类法律由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和军事法规等组成,规定了战争状态、紧急状态和应急状态三种非常状态,致力于建构专业化大分工基础上的综合统一体制。在实践中,应急预案取代了法律法规,成为紧急事件治理的基本规范依据;政府和武装力量处于主导地位。中国非常法律基于必要而形成,其适用具有临时性,主要内容具有授权性和预防性。非常法律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衔接,制定紧急状态下的基本法,完善非常法律的各项具体机制。
-
作者:杨慧林(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摘要:"经文辩读"通常是对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经典的平行比较,人们在其中发现:神圣的显现可能有不同方式,多元的声音也不会融为任何一种独白。但是,亚伯拉罕传统内部的"经文辩读"或许忽略了另一种丰富的资源,那就是基督教传教士对中国经典进行的翻译和注疏。通过理雅各这一翻译个案,特别是《圣经》之"道"与《道德经》之"道"的联系、《圣经》之"虚己"与《道德经》之"虚用"的联系,我们可以理解中西"经文辩读"的可能性及其潜在价值。
-
作者:靳辉明(1);洪光东(2)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2)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
摘要:当代中国面对的问题形成了各种思潮的交汇点,不同的思潮对"中国道路"的理解和评价也大不相同。历史研究必须从现实出发,这个现实就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独特性。如何看待这一历史创造的独特性?如何揭示隐含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历史逻辑和理论意义?涉及到重大历史评价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品格所承载的历史使命,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为捕捉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问题提供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用的哲学视角。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质、传统及其文化的价值判断、全球时代文明的多样性、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未来...
-
作者:谭深(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编审北京100732
摘要:近期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或80后、90后农民工)的讨论越来越吸引社会关注的目光,而作为农民工子女的进城流动儿童和在乡留守儿童,正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巨大后备军。这个庞大群体的生存和成长状况,对于今后几十年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从儿童权利角度看,则这个群体无论是进城的还是在乡的,都处于多种不利的结构之中,
-
作者:王伟光(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当代中国面对的问题形成了各种思潮的交汇点,不同的思潮对"中国道路"的理解和评价也大不相同。历史研究必须从现实出发,这个现实就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独特性。如何看待这一历史创造的独特性?如何揭示隐含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历史逻辑和理论意义?涉及到重大历史评价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品格所承载的历史使命,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为捕捉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问题提供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用的哲学视角。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质、传统及其文化的价值判断、全球时代文明的多样性、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未来...
-
作者:李潇潇(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北京100026
摘要: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性质、特点、道路及其历史前提?这是学术理论界在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重大历史时刻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得出科学的认识,不能求助于远离中国实际、中国问题的西方理论。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框架内,结合新的理论资源和新的研究方法,凸显社会形态理论与历史价值观的当代意义和学术立场,是具有基础理论和思想深度的研究路径。
-
作者:庞卓恒(1)
作者单位:(1)天津师范大学历史与发展研究所教授
摘要:当代中国面对的问题形成了各种思潮的交汇点,不同的思潮对"中国道路"的理解和评价也大不相同。历史研究必须从现实出发,这个现实就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独特性。如何看待这一历史创造的独特性?如何揭示隐含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历史逻辑和理论意义?涉及到重大历史评价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品格所承载的历史使命,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为捕捉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问题提供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用的哲学视角。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质、传统及其文化的价值判断、全球时代文明的多样性、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未来...
-
作者:王晓朝
摘要:在古希腊哲学研究领域,晚期希腊哲学是一个重要环节,但中外学术界都曾存在轻视晚期希腊哲学的倾向。20世纪70年代以降,这种情况得到改变。西方学术界近30年来加强对晚期希腊哲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学术界近20年来也重视并着力研究晚期希腊哲学且取得了新的成果,但在哲学史分期、晚期希腊哲学的特征、史料整理、研究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不足。有鉴于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该组专题论文,以期引起学界更多关注,推进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化。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章雪富、杭州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石敏敏的《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
-
作者:章雪富;石敏敏
摘要:在古希腊哲学研究领域,晚期希腊哲学是一个重要环节,但中外学术界都曾存在轻视晚期希腊哲学的倾向。20世纪70年代以降,这种情况得到改变。西方学术界近30年来加强对晚期希腊哲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学术界近20年来也重视并着力研究晚期希腊哲学且取得了新的成果,但在哲学史分期、晚期希腊哲学的特征、史料整理、研究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不足。有鉴于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该组专题论文,以期引起学界更多关注,推进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化。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章雪富、杭州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石敏敏的《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
-
作者:金太军(1);袁建军(1,2)
作者单位:(1)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南京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南京210009
摘要:以价值—资源—影响力—交换为核心要素的政府和企业交换关系分析的新框架可以深刻诠释我国政府与企业的微观互动。信息控制、自由裁量、制度供给和身份认定构成了转型时期政府和企业交换的基本模式:信息控制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神经网;自由裁量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特质;制度供给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保障;身份认定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助推剂。同时,市场规则、行政趋势、社会规范以及政府与企业交换内在逻辑的相互作用,则推动着政府和企业间包括价值、资源和影响力在内的交换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