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曾新群;王至元
作者单位:(1)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2)北京社会科学院
摘要:《双重经济中的两类主导部门》一文认为,我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即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并存。与这种二元结构相适应,我国的主导产业也应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能够带动现代部门发展的主导部门,选择这类主导部门,可运用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和关联效果基准:第二类是能够带动传统部门发展的主导部门,选择这类主导部门,则应运用要素替代弹性基准、市场份额增加基准和关联效果基准。作者认为,今后10—15年是我国由'农业—土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历史阶段,最有可能成为我国第一类主导部门的是机械和钢铁工业,...
-
作者:黄贵荣(1)
作者单位:(1)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
摘要:传统君主制政治现代化问题,是第三世界许多君主制国家面临的重大社会政治课题,也是当代国际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比较后指出;体制的权力集中能力和权力作用扩大能力是评价传统社会政治现代化问题的两个基本点。发展中国家发展现代化事业,倡导社会改革,要求政治体制集中权力,而随着改革的深入,体制必须拓宽,接受新的集团,又要求调整其权力结构。作者认为,在传统君主制国家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君主的政策具有现代化性质,而君主制本身又是极其传统的制度,因此必然会引起现代自由主义和传统多元主义力量的联合反对...
-
作者:徐迺翔(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对抗战时期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存在的问题,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方法等,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回顾和思考。指出长期以来被忽视的这段现代文学史的研究,近年来所取得的明显的进展主要表现在:研究的领域有所开拓,地区性文学的研究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整个研究工作正逐步向纵深发展,提出了一些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初步形成了一支研究和资料建设队伍。说明抗战时期文学研究,已经基本上扭转了受冷落和被轻视的局面,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针对抗战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本文认为,当前研究工作中值得重视和思考...
-
作者:李貴方
摘要:正当防卫实质上是从什么不是犯罪的角度界说罪与非罪问题,它在刑法学领域占有特殊的地位。属于正当防卫的行为具有形似犯罪,实为正当的特点,形式多样,情况复杂。因此,它既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注目,也成为刑法学研究的一个难点。但是,关于正当防卫的文章虽然近年来屡见于报刊,而这方面的专著却很少见。陈兴良的新著《正当防卫论》,可以说,是目前论述正当防卫问题的最全面、最系统的专著。作者从正当防卫的历史渊源入手,以简洁的笔触勾画了从复仇、私刑到正当防卫的演进过程,回顾了中外有关正当防卫理论的发展历史。
-
作者:库桂生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国防经济理论的发展日新月异,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最近,空军勤务学院教员樊恭嵩同志编著的《国防经济学》(以下简称'樊本'),就是经济学园地的一朵新蕾。与其他几本刚出版的这类专著相比,该书立意新颖,体系完整,独具特色。首先,在国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安排上,有了新的突破。如何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中外国防经济理论工作者们孜孜探求时课题。然而,探索之路是艰难而漫长的,人们远未达到理想的境界。樊本在理论体系的安排上有所突破,其最重要的表现有两点。
-
作者:朱昌宁
摘要:在行政学销声匿迹于我国学林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乘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劲风,由深圳大学组织校内外力量共同编写的《行政管理学专业系列教材》,带着我国改革前沿地区的信息率先摆到了广大读者面前,为当前正在逐步普及行政学知识,迎接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施,及时提供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基本教材。行政管理学在我国大陆恢复研究是80年代的事,而建立行政管理学专业系科并系统传授行政管理知识的时间更是屈指可数。要编写一套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行政管理学敦科书,前无先例可循,后乏同类可援,必须靠自己拓路前行.如何在教材中体现这一独立学科的...
-
作者:杨沐(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副所长
摘要:《我国产业发展重点的选择顺序》一文指出,产业发展重点的选择应同时考虑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和带动因素。制约因素不仅包括一国的资源禀赋状况,人均收入水平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且还包括在过去发展中所逐步形成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而带动因素则应考虑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关联度基准和其他国家的经验。综合这两个方面,我国产业发展重点的选择不能一次完成,而应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农牧渔业和相应的食品加工、电力、铁路和其他运输通信等基础设施,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现有机械工业的技术改造;第二阶...
-
作者:段剑凡
摘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肖灼基教授撰写的《恩格斯传》,是出自中国人笔下的第一部关于革命导师恩格斯的传记著作。全书共十二章,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以第一章为主,介绍恩格斯青年时期的独立活动,展示了青年恩格斯的成长环境和求学过程;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有关部分及第三至第八章,介绍恩格斯和马克思相识以后至马克思去世这段时间的革命活动,主要从革命斗争、理论创造、革命友谊等角度展开了对恩格斯的全面描绘;第三部分包括第九至第十二章,介绍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的晚年活动。
-
作者:王生平
摘要:搞中国哲学史的人离不开考据,这是一门基本功。基本功上出了毛病,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先天不足的硬伤。搞哲学的人很注意范式,一个新范式的出现,往往影响一大批人。刘笑敢的《庄子哲学及其演变》(由胡绳同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大型丛书的第一本)在这两方面都有所建树。作者的考据方法不同于汉儒的疏释、乾嘉学派的训诂……,而是现代观念支配下的新方法。这种新方法具体表现在本书中,是历史参照系统的确立,哲学概念与语词演变历史的对应关系。作者把历史参照系统选定为汉语词汇总是由单纯词发展为复...
-
作者:王鉴平
摘要:眼下孙中山研究的专著不下20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又推出了朱一智、隋启仁合著的《孙中山的思想和道路》一书,展示了孙中山研究的新的成果. 该著处处紧扣中国近现代的时代特征来考察孙中山的思想,评价其得失,颇有说服力。中国近现代是一个动荡的大变革时代。随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剧烈的震荡、变革,中国近现代思想在短短几十年内,从封建主义到社会主义,象雷奔电驰似的,越过了欧洲思想从萌发到成熟的数百年行程。这样,一方面就使整个思想带有浮光掠影的特征,未能形成比较成熟、完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