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童天湘(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
摘要:国内外流行的观点认为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本文对此提出异议,并论证未来社会应是智能社会。社会的智能化是由于高技术的影响。高技术指人工智能、知识工程、智能机器等技术,它是新一代生产力的代表,将导致智能革命,引起世界范围的社会经济大变革。智能社会有全新的生产方式,是高智力结构的社会,决定该社会发展的是新知识与高智力。基于以上的论述,以及目前发达国家(尤其日本、美国)高度注意高智力培养的情况,作者就目前国内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面向智能时代,走工业化与信息化互补共进的新路;采取劳动密集与智力密集相结合的'技术...
-
作者:孟勤国(1)
作者单位:(1)广西大学法律系
摘要:本文立足于我国改革时期的物质生活条件,就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民事立法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首先指出,改革时期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状况,决定了其民事立法内容的多样性、兼容性和开放性,民事立法要正确反映现实经济关系的要求,就应当注意考察各种经济活动的客观作用和普遍程度。作者进而分析了改革以来社会利益结构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提出改革时期民事立法的基本宗旨和价值尺度应当是平衡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经济利益,并对与此不相适应的先粗后细的民事立法习惯提出了批评。作者认为,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干扰,民事立法出现一些偏差...
-
作者:潘啸龙(1)
作者单位:(1)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
摘要:本文对我国文学史上的杰作屈原的《天问》,从它诞生的背景、'问天'形式的由来以及它的非宗教性质等,一一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文中引证了若干考古资料,分析了各家意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文章的最后部分,对《天问》为诗歌表现艺术创造了问难式的抒情奇格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
作者:李京文(1);郑友敬(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摘要:《我国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序列》一文认为,我国产业的发展,既不能采用倾斜式的发展模式,也不能采用平推式的发展模式,而应该采用协调一倾斜的发展模式,即国民经济总体协调发展,区域倾斜发展。作者指出,根据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资源、技术和市场条件,在近期内还难以形成能够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作者把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产业发展分为优先发展产业、基础产业、出口创汇产业和一般产业四类,并确定了各类产业的发展序列。
-
作者:李延明(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
摘要:本文认为,马克思是从两个方面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人群活动的社会形式;人群内部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自由人联合体'即从此角度提出的概念)。过去,人们只注意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从个人与整体关系来看,人类社会的逻辑发展线索是:群体本位社会、个体本位社会和自由人联合体社会三个阶段。未来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社会,它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宗旨。自由人的联合体排斥任何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东西。文章认为,个人要想作为自由人联合起来,必须从群体中解放出来,获得独立地位。个体...
-
作者:史哉书(1)
作者单位:(1)天津商学院
摘要:本文认为,马克思的生产价格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分配方面,即各部门资本家按平均利润率规律分配剩余价值,这是正确的;一是交换方面,即根据什么价格交换,各部门资本家才能取得平均利润。作者认为,商品按生产价格交换不能实现平均利润,而必须按平均利润价格进行交换。平均利润价格即出售的商品的生产价格乘换入的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系数((商品价格)/(商品价值))。
-
作者:潘菽(1)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摘要:本文对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评论,并就个人实现与社会实现的心理学问题表明了自己的见解。作者认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学说具有可取的部分,但从整体上看是有缺陷的。作者主张采用个人实现的概念以代替自我实现的概念,认为个人实现同社会实现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文章对个人实现和社会实现的内涵、动力、条件、历史发展及其相互关系作了多方面的论证,闪烁着辩证分析的思想火花,并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理想和学术真理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念。
-
作者:舒芜(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委
摘要:本文认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第一批代表人物当中,周作人毕生关注妇女问题。周作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突出贡献,在于'女性的发现',在于建立了一整套的'妇女观'。他的妇女观的核心,是'神与魔统一,灵与肉统一'的观点,是以性科学为基础的,是贯彻着民主精神的。他反对一切反科学反民主的妇女观,如佛家的'不净观',儒家的'祸水论'。他反对一切对妇女的性奴役、性迫害、性玩弄,反对一切愚昧的性观念和残酷的性道德,呼吁以尊重妇女为原则的性解放。他捍卫一切互相尊重的正当爱情,主张以健康的性教育来指导青年。他号召女性以科学的态度认识自己,提高女性的...
-
作者:方蕾;尹文健
摘要:在西方刑法学界,刑罚一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论题。大凡在刑法学上有所建树的西方学者,无不就此作过深邃的思考,以致在同一国度同一时期的同一刑法学派的刑法理论中,也往往包容着各种不同刑罚学说的对立。通观西方刑法学界关于刑罚问题的纷争,主要涉及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