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琮(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跃发展,是在其基本矛盾不断激发和不断解决中实现的;资本主义垄断并非绝对地排除了竞争,相反,竞争仍在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内普遍存在,成为促进科技和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有力机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是僵死不变的,虽然它自身的变化没有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围,也未消除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那些根本性弊端,但每一次大调整和局部质变,都适应与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也因它的生产关系的这种大的调整和局部质变而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经历了萌芽、初级、中级和高级几个...
-
作者:洪韵珊(1)
作者单位:(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
摘要:时代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带根本性的问题。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对重新认识社会主义、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我国理论界沿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关于时代的传统观点,认为当今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如果说,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本世纪前半期世界历史发展某些方面的真实内容,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的现实图景却表明这一传统观点未能经受住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我国理论界近年对传统的时代命题进行了重新审视。本文即是这一审视的成果之一。本文认为,...
-
作者:古祖雪(1)
作者单位:(1)中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系自然辩证法教研室
摘要:现代科学中的对称性是一个具有深刻哲学底蕴的概念。本文首先区分了其本体论与认识论两个层次的意义,并着重探讨了认识论层次上的对称性所具有的哲学认识论功能。作者指出,认识论层次的对称性,实际上是与客观性等价的概念、它不仅可以用来确定"物质—实践"统一体中曲可客观化部分,从而达到在主体方面确认对象世界的功能;而且可以用来分析科学知识的本性,从而使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走向一种与工具论相容而又具有能动性的"实用"实在论;还可以作为实现理论逻辑简单性的工具,从而使逻辑简单性如何可能和如何实现的问题从认识论上得以解决。
-
作者:厉以宁(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分析了战后日本价格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认为战后日本的价格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效,主要是因为在日本建立了自由企业制度,这种制度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充分的活力,并导致了50年代日本经济的复兴和以后的持续发展。根据这种看法,作者认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应以企业制度的改革为主线,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使政权与所有权分开,政府与企业分开,从而明确财产关系.使企业成为既有利益约束又有预算约束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作者指出,价格改革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建立和发展之后所带来的...
-
作者:丛大川(1)
作者单位:(1)大连水产学院
摘要:本文认为,泛系方法论是崛起于东方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现代哲学理论。它为辩证法的部分拟化提供了参考框架,为辩证法提供了新的范畴和规律,为辩证法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它使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统一,使认识论微观化、形式化、价值论化和人本化,它力求把辩证逻辑、认识论同形式逻辑、数理逻辑统一起来。这种研究可能是哲学现代化的新的突破口。
-
作者:殷鼎(1)
作者单位:(1)美国斯坦福大学
摘要:理性的观念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与主要由柏拉图奠定的西方古典理性观产生了重大差别。本文首先对此作了概要介绍.然后对启蒙运动的理性观.康德的"统一"理性观,休谟与实用主义的理性观,韦伯等人的多元理性观工具主义理性观,波普批判理性主义理性观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分析,从而勾勒出一幅西方理性问题研究的大致图景。作者由此提出了现代理性面临的几个主要课题。
-
作者:蒋一苇(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根本区别,不在经济运行机制上,而在组织结构或组织体制上;由公有制决定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组织结构或组织体制的实质,是经济的民主化.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优越性。作者认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民主。这种经济民主,表现为两个层次的劳动者联合,即微观经济的劳动者联合体和宏观经济的劳动者大联盟,前者是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基石。经济民主决定政治民主,当前应首先着力于经济民主的建设,同时相应地解决与此相关的党组织、政权组织和工会组织的职能...
-
作者:郭豫庆(1)
作者单位:(1)河南财经学院
摘要:本文对整个历史时期黄河流域地理环境,在与人类社会活动的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巨大变迁,进行了总体上的考察。作者认为,在以往经济史研究中,常只注重社会原因的分析,而忽略地理环境的巨大作用。事实上,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黄河流域社会经济的盛衰荣枯以及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都与地理环境的演变直接相关。另外,人类社会活动又深刻影响地理环境的演变.对大自然过度索取和急功近利式的开发,必将导致地理环境的失衡,黄河流域地理环境的变迁史,深刻反映了这一规律。
-
作者:张路雄(1);朱麦林(1);刘雪生(2);刘福(3)
作者单位:(1)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2)中共河北省唐山市委农村工作部;(3)中共河北省玉田县委农村经济指导部;
摘要:本文认为,双层经营——集体统一经营和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是农业联产承包制的基本特征。从全国来说,联产承包制只完成了一半,即建立家庭经营层次,而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在多数地区还未建立起来。如果不继续改革,完善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农业联产承包制的改革可能半途而废。文章根据调查材料,指出集体统一经营层次薄弱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各种因素;论证了统一经营层次的客观必要性,并用事实证明它所起的作用。
-
作者:薛暮桥(1)
作者单位:(1)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认为,价值规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价值规律指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价格必须符合价值的规律;广义的价值规律包括供求规律,指各种商品的价格通过供求关系而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不断运动的规律。当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以后,更广义的价值规律还应当包括货币规律。研究物价问题不但要研究商品本身的价值,还要研究货币所代表的价值,以及二者的比例关系。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要让价值规律帮助我们理顺价格,离开正确的货币政策是不行的。作者还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生产过剩和投资萎缩问题,根本没有必要用通货膨胀来刺激投资,刺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