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严立贤(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历史系
摘要:本文对国外的发展理论与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论。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外的现代化理论与依附—世界体系论两大范式的根本分歧点,接着提出了发展理论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非西方不发达国家之所以不发达,并不是单纯的内因或外因作用的结果,而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对非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影响,也应作具体分析。各国的现代化既有其各自的特点,又有一般性的共同规律,简单地强调一个方面是不正确的。文章最后分析了对外开放中依附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
作者:陆致极(1)
作者单位:(1)英国伊利诺斯大学语言学系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原音韵》声母系统的探讨,尝试把系统的数量比较方法应用于历史音韵学的研究领域。各家对《中原音韵》声类及拟音的看法(主要是中古知照系声母的分合及音值)大致可以归纳为三派。本文把它们假设为三个不同的声母系统,利用计算机相关分析程序,分别跟现代十七个方音的声母系统进行数量比较。然后根据《中原音韵》音系的性质,来验证各派分类和拟音的合理性。计算结果表明,在《中原音韵》时代,中古知照系声母已经合流,其音值应为舌尖后音。本文还讨论了现代北方话的基础、北方方言区的形成以及研究的方法论等问题。
-
作者:牛仁亮
摘要:本文认为,在任一供求时点,单位商品市场价值始终等于被市场吸收了的该种商品实际耗费的总劳动的加权平均数。单位商品市场价值在不断重复的再生产过程中呈波浪型运动;这个运动始终围绕着一个重心,即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摊到单位社会需求量上的加权平均数。单位商品市场价格与单位商品市场价值相互形成一种互为轴心的扭合运动;这个扭合运动又以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摊到单位社会需求量上的加权平均数为重心,形成一种三条相关曲线的总运动。这就是市场价值的运动机制或决定机制。
-
作者:赵吉惠
摘要: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的《宋明理学史》(上下卷)已由人民出舨社出版。这是侯外庐学派继《中国思想通史》之后,在中国思想史研究这一专门的学术领域所完成的一项新的突破。如果说《中国思想通史》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学科基础,《宋明理学史》则深化与发展了《中国思想通史》关于"宋明理学"的研究。
-
作者:沈立人
摘要: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经济学家刘国光著作——《刘国光选集》,收入32篇文章,约527万字。这些文章,有的着重于理论阐述,有的着重于实践研讨。综观全书,给人的印象是,在理论闸述时不停留于抽象的概念,在实践研讨时不满足于具体的主张。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问题"。
-
作者:卫兴华;洪银兴
摘要: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多方面的理论和实际知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模式·运行·调控》一书,结合我国的改革实践,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运行和调控机制进行了比较科学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的新成果。
-
作者:李善明
摘要: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曾康霖同志的新著:《资产阶级古典学派货币银行学说》(以下简称《学说》,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资产阶级古典学派货币银行学说的专著。它的出版,填补了我国经济学说史研究中的一个空白,标志着我国经济学说史研究向专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通观全书,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和阐释资产阶级古典学派货币银行学说的专著。
-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专题组
摘要:本文根据丰富资料,研究了7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的贫富差别,在经济滞胀中,最贫困阶层扩大,贫困现象更加显露;中等阶级呈现萎缩状况,并主要向贫困阶层方向扩展;与此同时,社会财富更加集中于巨富阶层。文章分析了贫富两极分化加剧的主要原因,说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尽管经济和居民消费水平会有增长,却不能消除严重的社会不平等。
-
作者:姜松
摘要:沙莲香所著《社会心理学》是一本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有某种逻辑特征和适用性的学术专著。第一,社会心理学从1908年以自己的名字问世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早在1903年就开始使用社会心理这个概念;1907年将社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提了出来;1923年,瞿秋白在《社会科学概论》中详细地论述过社会心理的特点及社会柞用;
-
作者:陈及(1)
作者单位:(1)北京商学院经济系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金碚同志的《探索中的进展与困难》一文认为:西方主流派经济学忽视存量分析,从而厉以宁同志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对企业及消费者的存量分析"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详见该期第123页)。这一观点恐怕难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