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植锷(1)
作者单位:(1)杭州大学
摘要:本文通过重点论述王禹偁的诗歌创作,具体地分析了朱初诗风的实际情况,对以往一般认为宋初诗坛是以西崑体或晚唐体为主的说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宋初近半个世纪是以白体诗派为主,而西崑体或晚唐体则在半世纪以后才盛行起来,前说把时间的先后弄颠倒了。本文作者认为,宋初白体诗人倡导学习的是乐天后期的唱和诗,这种唱和诗在宋初诗坛风靡一时,《西崑酬唱集》正是宋初唱和诗发展到登峰造极的产物。但是,作为白体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禹偁,早期虽也热衷于唱和诗,而在谪贬之后,则转而学习白居易的讽谕诗,并进而学习杜甫,因而成为北宋诗文革...
-
作者:马名驹(1);林立(2);熊先树(3)
作者单位:(1)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室;(2)兰州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3)兰州大学
摘要:本文指出,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是构成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逻辑元素,决定着理论体系曲结构、功能和发展。它是在经验事实的启示下,充分发挥思维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直觉、想象和思维的"自由创造"等)的成果。现代自然科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的层次进化,是沿著不断增加其逻辑统一性的方向发展的。这些概念和关系的数目越来越少,它们与经验世界曲距离越来越远,而它们所概括的经验事实越来越多,从它们导出实践上可检验的结论所经历的逻辑道路,也变得越来越繁难和漫长。寻求科学理论基础的统一性,是科学进化的内在动力。在坚...
-
作者:于光远(1)
作者单位:(1)国家科委
摘要:本文认为,psi(超心理现象)根本不是事实。parapssychology(超心理学)是一门伪科学。两年来,超心理学侵入了我国科学工作的领域。我国的所谓"人体特异功能"就是 psi 的交种。超心理学并不是科学,在我国科学工作中不应有其地位。百家争鸣是繁荣我国科学事业的一个根本方针。允许唯心主义参加争鸣,有助于锻炼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个意义上应允许"超心理学"者发表自己的主张。而我们马克思主义者理所当然地要对其进行批评,在批评和反批评中加深人们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
-
作者:邵纯(1)
作者单位:(1)新疆社会科学院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四期刊载的蒋学模同志写的《按照列宁的原意认识帝国主义的垂死性》一文认为,列宁提出了"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这一命题,但他本人并没有对"垂死的资本主义"的含义进行解释。作者分析说:"列宁把‘垂死的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来看,那就不是我们习惯用法中指的那种临死前的弥留状态,而是象人在其一生发展过程中的老年或暮年阶段的那种含义。"作者还说:"有些人进入老年以后,尽管体力不如青壮年时期,但在智力活动方面,
-
作者:顾兆康(1)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哲学系
摘要:刘大琨同志在《论客体》一文中提出:客体是认识论的范畴,它不同于本体论中的物质或客观实在范畴,它只是物质世界进入实践领域,与主体发生关系的那一方面或那一部分。这个看法我是同意的。但刘大琨同志从客体是实践提供的对象出发,进而认为"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获得和丰富其规定性"(重点号为引者所加),同时认为"客体呈现的状态和性质不是某种独立于主体的东西。"这些观点,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
作者:蒋国忠
摘要:最近在安徽黄山举行的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集中讨论了关于艺术规律的问题。来自全国科研、高等院校和新闻出版部门的一百九十多名代表,向大会提交了九十多篇论文。与会代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最基本的艺术规律问题,还就典型、真实性等专题进行了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艺术规律与会同志认为,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艺术也有自己韵规律。只有按照艺术规律办事,艺术才能繁荣,批评才能发展。我们不能把艺术规律与党性原则对立起来,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近几年来。
-
作者:吴文藻(1)
作者单位:(1)中央民族学院
摘要:这是一篇关于西方民族学发展概况的评介文章。它从西方民族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的变化,战后西方出现了哪些新的资产阶级民族学流派,战后西方民族学理论研究的动向和趋势等三个方面,介绍和分析了西方民族学变化的轮廓、变化的原因和发展的趋势。这是作者近些年来对西方民族学发展情况研究探索的成果。
-
作者:王雅林(1);李金荣(2)
作者单位:(1)《学习与探索》杂志社;(2)黑龙江省妇女联合会
摘要:本文通过对哈尔滨、齐齐哈尔二市的抽样调查,对我国城市职工家务劳动的一般状况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当前城市职工家务劳动中的不合理时间消耗过大,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劳动资源的浪费,妨碍劳动者体力的恢复、智力的增进和个性的和谐发展,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本文认为,造成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多年来在左倾思想的指导下,走了一条高积累,低消费,重生产,轻生活的弯路,使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长期得不到谐调发展。本文还认为,减轻家务劳动需要来取综合的社会经济措施,但是在现有的生产水平条件下,只要...
-
作者:成有信(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理论教研室
摘要:本文对教育和生产劳动的关系作了史的考察,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作了新的探索。作者认为,现代教育既不象古代劳动者教育那样是和生产劳动溶合在一起的,也不象古代学校教育那样是和生产劳动完全脱离的。教育和生产劳动作为两个过程既互相独立,又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这种状态出现的根源是现代生产,关键是现代科学。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必然性植根于大生产本性的思想,深刻揭示了现代生产和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而关于使童工边劳动边学习的主张则是他们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实施这种结合的具...
-
作者:顾颉刚(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摘要:本文是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遗作。顾先生生前一再叮嘱助手从他的未刊文稿中选出一篇送交本刊,现检出《〈山海经〉中的昆仑区》一文在本期发表。《山海经》是一部幸免于西汉儒者改窜的古书,也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一部最早的地理书。书中保存着神话传说和古代地理两个方面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民族文化和社会意识,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该书最早记载的关于昆仑的传说,是古代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个大问题,通过它可以寻出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化的来源。作者在本文中按照"以《山海经》还《山海经》"的原则,根据该书所记载的材料,经过翔实的考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