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振之;王永治;贾秀岩
摘要:价格问题涉及到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怎样在计划指导下利用价格这一经济杠杆来调节生产,平衡供求,加强核算,提高经济效益,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经济学界和实际工作同志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价格理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使价格科学研究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现将讨论中关于主要问题的不同观点简要介绍如下。一、社会主义价格形成问题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重要的工农业品价格是国家有计划制订的。怎样制订出有经济依据的合理价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近年来价格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
-
作者单位:(1)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
摘要:本文是对安徽省滁县地区农村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说明:双包到产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着重探讨了粮食生产、土地承包、贫富差别、劳动力和资金流向、新的协作联合、农村经济职能结构和农村基层干部等几个问题。作者认为,研究这些农村发展中的新问题和新趋势,对于把握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进一步发展农村大好形势,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健康地进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作者:滕福海(1)
作者单位:(1)杭州大学中文系(文心雕龙)
摘要:刘勰在介绍《文心雕龙》全书结构的《序志篇》中,把《文心》前五篇称为"文之枢纽",表明他对它们是极其重视的。后人因之把它们视为《文心》的总论。在《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二期上,牟世金先生对"《文心》的总论及其理论体系"作出深刻而富于启发性的阐释及概括。笔者完全同意把衔华佩实当作贯穿《文心》全书的主线的判断,但仍有些浅见想请教于牟先生,因为他的结论是通过排《正纬》、《辨骚》于总论之外而推导出来的。他认为"‘正纬’不过是为‘宗经’扫清道路",《辨骚》亦不过因它是"论文叙笔"之首,作为二十一篇"论文叙笔"的代表,以...
-
作者:孙祥剑(1)
作者单位:(1)国务院财贸小组
摘要:本文认为,通过对外贸易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省,即对外贸易的国民经济盈利性,是构成对外贸易全局效果的重要因素,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文章讨论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国民经济盈利性指标问题,指出掌握对外贸易的国民经济盈利性指标的意义,在于对各种商品进行比较和筛选,以组成合理化和最优化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把盈利性指标作为安排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重要依据,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优越性的体现。
-
作者:蔚文
摘要:我国研究社会经济史的学术性杂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季刊)最近在厦门大学创刊。该刊以刊登社会经济史的理论研究和中国社会经济史专题研究的文章为主,兼及史料辑录、国内外研究动态和书评,并拟用一定篇幅,选译国外学者的论著或其提要,适合经济史研究者、高等院校文科师生、文史工作者阅读,对从事实际经济工作的同志了解中国国情,亦有帮助。创刊号发表的学术论文有:郑天挺遗作《鸦片战争前清代社会的自然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傅衣凌《明清封建各阶级的社会构成》,韩国磐《曹魏的屯田》,陈诗启《海关总税务司对鸦片税厘并征与粤海常关...
-
摘要:对于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范畴之一——度,陕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研究生姜云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度有自己的进展过程。对这个过程细加分析,就会看到,随着事物一步步向前发展,度就依次表现为一系列大小不等的与质相统一的定量,反映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一系列不同的质量统一程度。为论述方便起见,可以把度的进程中这一系列的特定定量,称为度的势,或事物的势,简称为"势"。无机界表明了势的存在。例如:在氢原子向氢离子转化的过程中,电子在限度以内的能量增大过程,都不破坏氢原子这个质,能量增大过程反映了度的进展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电子...
-
作者:李鼎文(1)
作者单位:(1)昌潍医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
摘要:近读《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二期何祚榕同志写的《论能动性》一文,感到有创见,使我受益非浅。但文中关于万物皆有能动性的观点,却值得商榷。何祚榕同志写道:"运动是事物存在的方式。……这种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这种由物自身主动积极地起动力作用的活动性能即能动性。"可见,何祚榕同志是把物的运动属性当作能动性。由于事物皆有矛盾,皆能运动,所以"物的能动性是普遍存在的"。万物皆有能动性是"在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那里就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这是何祚榕同志的理由之...
-
作者:陈先达(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两次转折。从异化到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第一次重大转折。这一转折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个体和类的矛盾"到发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第二次重大的、更为深刻的转折。这时,马克思自觉而彻底地清除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从而把对人的本质的研究置于现实的基础上,并进而找到了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生产力,第一次发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规律并用以说明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这一转折带来了许...
-
作者:傅杰青(1)
作者单位:(1)中共中央党校
摘要:王鹏令同志在《论中介》一文(见《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二期)中对黑格尔哲学中的中介概念、唯物辩证法的中介理论进行了考察,并讨论了中介理论对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意义。该文提出,统一物内部非本质差别的普遍存在,决定了对立面之间中介环节存在的普遍性,决定了对立的相对性。因此,把握对立面之间的中介,就成为把握事物本质的不可或缺的认识环节。这给人以很大的启发。但其中也有一些观点值得商榷:
-
作者:李崇淮(1)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经济系
摘要:本文不同意刘光笫在《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三期上发表的《论纸币和黄金的联系》一文的观点,认为今天的黄金已经基本上失去了货币商品的地位,由一种特殊商品充当货币的历史阶段已经基本结束;货币形式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没有特殊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新阶段,纸币所代表的已不再是一种特殊商品的价值,而是商品总价值的等分值或商品复合体价值。作者认为,由于黄金产量有限.分配又不均衡,恢复金本位的可能性很小;货币形式的发展趋势或者是维持现状,或者是向物价指数本位币制(在国际上,则是多种货币复合体)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