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敬(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中,有关没收和分配土地问题政策的演变过程。说明从一九二七年冬开始到一九五三年春的二十五年内,经过长期的摸索,走过曲折的道路,才逐步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方针、政策,解决了几亿农民世世代代梦寐以求,而其他任何阶级和政党都无法解决的土地问题。作者对土地改革中有关没收和征收土地的根据,平分土地,抽多补少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陈开国
摘要:本文认为,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实质是工农业产品间脱离价值的不等价交换。它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工农业之间的生产关系,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存在的根源是技术差距与垄断。只有在消灭了这种社会经济根源时,才能彻底消灭这种剪刀差。在社会主义社会,应当主要依靠不断调整价比来逐步缩小剪刀差;主要依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创造消灭剪刀差的条件。文章并提出以劳动生产率乘价比等计算剪刀差的方法。
作者:李定中(1)
作者单位:(1)人民日报社理论组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五期发表的《组织·计划·效率》是一篇有分量的好文章,但其中有一个观点似乎不够确切。文章说:"随着技术进步由以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的初期机械化阶段,向着以高效率的机器体系代替低效率的机器体系的全面机械化、自动化阶段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