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华然
摘要:编辑同志:为着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图书评介"专栏办得更生动、更活跃、更富有生气,我想就近年来阅读贵刊这个栏目的一些感受提供你们参考,以便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这个栏目,使之更吸引读者和作者。
-
作者:刘忠(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摘要:直到民主改革前,西藏还存在着两种封建农奴制庄园,即堆穷型庄园和差巴型庄园。其中,差巴型庄园是领主制高度发展时期所形成的庄园形式。对这种人类历史的活化石的考察研究可以使我们对封建农奴制有进一步的认识,具有经济学和历史学的价值。本文从实地调查和史料研究两方面对这种庄园经济关系的状况和特点进行了论述,并进而对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进行了纵向考察。
-
作者:吉平(1);张恺悌(2);刘大为(3)
作者单位:(1)美国布朗大学;(2)北京经济学院;(3)北京市政府研究室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活跃,农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婚姻迁移活动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北京郊区引人关注。目前农村人口迁移的显著特征是婚姻迁移占有很大比重,青年妇女是这种迁移活动的主体这种迁移活动的运动规律,在北京郊区是向心、递补式迁移,它可以用迁移矩阵进行数量化表述。婚姻迁移活动给迁入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是,提供了"未付成本"的劳动力,并不断传递着社会经济信息;不利影响是,对人口、土地、就业产生新的压力,以及改变了迁入地人口自然增长的各项指标。农村中婚姻迁移活动产生的原因是:城市里存在着"婚姻市场",对农村妇...
-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刊物,热诚欢迎海内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及业余作者投寄稿件或推荐优秀作品。一、本刊欢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论文,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专题研究成果,书评,读书笔记,学术通讯,经济、文化、社会问题的调查报告,以及对已发表的文章的评论等。不发表时评、政论、漫谈、零讯一类的稿件。
-
作者:伍铁平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拙文《语言词汇的地理分布》在贵刊1984年第6期发表后,读到苏联新出版的(?)著的《(?)》第2分卷第8册所刊(?)词源,感到拙文第191页注倒数第2行应作如下更正和补充:
-
作者:张士楚
摘要:我国近、现代史上,思想界、学术界对东西方文化的特征、价值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过长期的讨论。这种讨论往往是同时代面临的迫切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旧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反动政府的腐败导致了民族与社会的严重危机,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发生过清末洋务派与维新派关于中学,西学的"体"、"用"之争;"五四"运动前后,又发生过"全盘西化"论与"保存国粹"论之争。李大钊。
-
作者:周来祥
虚构物体的本性;<2>后期现代派艺术与技巧;<3>艺术与自然的相互作用;<4>艺术、生活与哲学;<5>古代艺术中的表现;<6>创作法;<7>">
摘要:第十届国际美学会议于1984年8月14日至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到会的有近40个国家的代表三百多人,是一次四年一度的国际美学盛会。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艺术和哲学的改造"(Artworks and transformations philoso-phy)。会议收到美学论文一百六十多篇,分12个专题进行讨论,即:虚构物体的本性;<2>后期现代派艺术与技巧;<3>艺术与自然的相互作用;<4>艺术、生活与哲学;<5>古代艺术中的表现;<6>创作法;<7>
-
作者:薛理勇(1)
作者单位:(1)上海博物馆
摘要:本文对庞朴同志关于"枚卜"是不同于卜、筮的一种占卜方法,是与殷文化之龟卜、周文化之易筮并存的楚文化的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枚占"应解为"枚筮","枚筮"是以"枚"代"蓍"、是《周易》以蓍草为筮的筮法的发展和演变,仍属周文化范畴。
-
作者:张维迎(1)
作者单位:(1)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价格的基本功能在于:(1)保证市场供求平衡;(2)诱导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价格机制的有效性取决于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性和相对价格的灵活性。社会主义价格体制的目标模式应该是计划市场价格制度,即计划指导下的市场价格制度;国家应该管的是价格总水平和形成价格的市场条件,而不是规定各种产品的相对价格。
-
作者:邓经元
摘要:全书三册著录云南史料八百余目,分文献资料及文物资料大部分。此书对于云南史料的整理,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其特色也较为突出。有关云南史料的专题著录,较早见于明代的万历《云南通志》。该书著录云南史料,从汉到明仅二十一种,所录既少,且有讹误。此后著述,如谢肇淛《滇略》、刘文征《滇志》、倪蜕《滇小记》、师范《滇系杂载》以及康熙、雍正两部《云南通志》等书,均有专目著录,但或者十分简陋,或者收录滇人诗文集较多,有关史实掌故之书则甚少。至道光时编撰《云南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