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高铁梅(1);刘玉红(2);王金明(2)
作者单位:(1)东北财经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2)吉林大学商学院
摘要:中国近年来出现的通货紧缩有着复杂的背景 ,既与处于市场化转轨过程有关 ,又与体制上一些特殊因素有关。本文试图利用TARCH模型和变参数模型从货币政策对物价影响的非对称效应、货币原因、总供给曲线和产出缺口 ,以及消费需求、企业效益对物价的影响等多个视角定量分析和探讨中国转轨时期经济高增长与通货紧缩并存的原因。
-
作者:张秀兰(1);徐月宾(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政策研究所
摘要:1990年代以来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西方福利国家在强调家庭责任的同时更重视对家庭的支持 ,从而在社会政策中注入了发展的成分。这一政策趋向给我们的启示是 :(1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 ,社会政策不只是社会稳定的工具 ,其更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和提高国家的经济竞争能力 ;(2 )社会政策不能局限于缺陷修补 ,而要以支持和满足社会成员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 ;(3 )社会政策只有建立在家庭功能及其需要之上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有效的帮助。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政策赋予了家庭重要的社会保护责任 ,但对家庭的支持却非常有限 ,这是需要我们检讨的。
-
作者:杨云彦(1)
作者单位:(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
摘要:人口迁移是人口流动性和社会活跃度的主要标志 ,但现有的户籍迁移统计和人口普查所获得的迁移数据与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水平有较明显的差距。在建立漏报率估算的计量经济与线性拟合模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 1 95 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年度迁移规模和迁移强度的时间系列数据显示 ,中国人口迁移强度有两个主要特征 :一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低流动性特征 ,这一特征与抑制城市化的政策同步形成 ,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低度流动性趋势有相似之处 ;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的活跃程度迅速提高 ,实际迁移强度已经达到 5 0年来的高点 ,正在接近发达国家 1 980年...
-
作者:黄志繁(1)
作者单位:(1)南昌大学历史系
摘要:本文从长时期的地域社会变革来解释明清时期闽赣毗邻地区的抗租风潮。 1 6世纪以来 ,赣南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流民与土著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频繁激烈的租佃斗争实际上是地域社会变迁的表现和结果。 1 8世纪以后 ,流民最终获得“永佃权” ,赣南抗租风潮渐趋平息 ,则意味着流民开始定居和“土著”化 ,背后更深刻的原因是清初紧张的人地关系通过把土地所有权分割为“田皮”、“田根”而得以缓和。闽西的抗租风潮虽没有出现流民与土著的冲突 ,但仍可从地域社会变革和人地关系方面得到解释。明清时期南方地区普遍出现的一田二主 ,甚至...
-
作者:韦森(1)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借对美国经济学家肖特的《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评论 ,阐述了什么是英文的“institution” ,什么是中文的“制度” ,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以及制度在市场中的作用。本文还对当今世界上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三大流派做了一些理论评述 ,并对未来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些展望。
-
作者:袁行霈(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中文系
摘要:和陶是一种很特殊的、值得注意的现象 ,其意义已经超出文学本身。这种现象不仅证明陶渊明的影响巨大 ,而且表明后代的文人对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陶并不是一种很能表现创作才能的文学活动 ,其价值主要不在于作品本身的文学成就 ,而在于这种文学活动的文化意蕴。在研究了大量的和陶诗之后 ,本文所要强调的是 :陶渊明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符号。和陶在不同程度上表明了对清高人格的向往 ,对节操的坚守 ,以及保持人之自然性情和真率生活的愿望。真实的陶渊明也许并不很单一 ,我们不能排除后人对他的认识有理想化的成分 ,而这正是符号的特...
-
作者:俞江(1)
作者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摘要:通过区别清代的“单契”与“合同” ,本文指出 ,由于缺乏人格概念和平等价值 ,清代的契约关系体现为当事人之间的具体关系 ,其中 ,“单契”是一种不平等的具体关系的反映 ,而“合同”中则存在着相对平等的具体关系。在清代 ,“契”与“合同”是不同层次的概念 ,“合同”与“单契”才是平行层次的概念。 1 90 0年以后 ,西方大陆法学传入中国 ,由于法典体例要求法学概念须在逻辑上保持统一 ,又由于古典契约理论只承认抽象契约关系 ,因此 ,中国法学中形成了“契约”与“合同”两个概念相互排斥的格局 ,并延续至今。以民间借款契约、格式契约...
-
作者:黄松有(1)
作者单位:(1)最高人民法院
摘要:诉讼指挥权的正当性不仅源于人们对诉讼经济性的追求 ,而且还在于它具有矫正正当程序原理内在局限的功能。西方法治国家民事诉讼程序立法中关于诉讼指挥权的规定反映了诉讼指挥权制度的共同要求和普遍规则。处于民事诉讼体制转型的中国民事诉讼法 ,目前正面临着发展和创新诉讼指挥权制度的历史重任。完善中国诉讼指挥权的总体思路是 :以国际社会诉讼指挥权的共同规则为参照 ,建立符合中国审判实践要求的诉讼指挥权规则体系 ;改革法院的事实审理方式 ,合理界定法官在开庭审理过程中行使诉讼指挥权的范围 ;从保证当事人对纠纷解决程序正当性...
-
作者:王光东(1)
作者单位:(1)上海大学文学院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与民间文化形态间的关系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文学史的角度 ,确立了“民间”概念的基本内涵 ,提出中国现代文学中存在的三种主要民间理念 ,即启蒙文化视角下的民间观 ,与政治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民间观 ,从民间立场理解“民间”的民间观。这三种民间理念在不同历史情境和不同作家创作中又有不同的表现。中国现代作家走向“民间”有着不可忽略的价值意义 :一是丰富了文学创作主体的精神、情感 ,带来富有本土内涵的个性化艺术世界 ;二是意识到“民间”是新文学生成、发展的重要的精神资源和审美资源 ;三是为知...
-
作者:郭祥才(1)
作者单位:(1)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摘要:西方、拉美后发国家发展理论因其内在缺陷而导致无法克服的理论困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 ,创造性地提出生产力跨越发展的战略构想 ,并根据中国实际选择了实现这一跨越发展的具体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机制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双向互动 ,这种双向互动是面向世界的 ,又是立足本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