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华(1);俞卫(1)
作者单位:(1)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摘要:依据全国30省"千村"现场调查数据,采用国际通用健康SF—8量表的自测健康,运用Grossman理论的扩展模型和顺序概率回归方法,分析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和新农合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村卫生室诊疗水平对生理健康影响非常显著,对心理健康没有影响;与最近医疗机构的距离和污水排放系统,对所有健康指标均有非常显著影响;饮用自来水对健康有正面影响;新农合筹资水平对居民健康没有影响,其效果主要表现在减少大病患者个人经济风险和促进社会和谐。年龄、教育水平等个人因素对健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支持政府农村卫生支出重点投向基...
-
作者:岳彩申(1)
作者单位:(1)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重庆401120
摘要:理论范式的选择与制度的优化设计是民间借贷法律制度创新的核心,也是民间借贷法律治理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法律主要依赖禁止、限制、打击等命令控制型法律治理模式,规范民间借贷行为。这些传统的法律规制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有效引导民间资本优化配置,也难以防范民间借贷可能产生的风险,存在明显的失灵现象,削弱了民间借贷治理的效果。从法律制度的整体架构分析,规范民间借贷必须正视我国民间借贷的现实发展状况,充分考虑其信息约束条件的双重性,转变民间借贷法律治理的传统思维,引入激励性规制的理论范式,以建立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
作者:关保英(1)
作者单位:(1)上海政法学院教授,上海201701
摘要:行政授权是现代国家行政权行使的普遍方式。我国行政实在法中授权普遍,但存在授权范围不一致、此法授权与彼法授权相冲突等问题。这些问题源自于我国行政授权法理基础薄弱,尤其是对行政授权时代背景缺乏动态诠释,对行政授权理论模型缺乏科学建构,对行政授权实在法制度缺乏有效规制。现代法治呼唤对社会变迁背景中行政授权法理基础予以重构,厘清权力主体的确定性,权力划分的相对性,权力客体的重叠性以及权力处置的社会性。应以行政职权有限转移为基准,以排除行政权行使阻碍因素为动因,以行政权行使便捷为途径,以行政权有效整合为目的,确立...
-
作者:张一兵(1)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哲学系,210093
摘要:《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是海德格尔早期学术思想构境中最重要的文本之一。他在深入思考遭遇性的有意蕴的世界的现象学呈现后,认为应重新解析日常世界的伪像,从而指认出有意蕴的遭遇性世界。意蕴不是认识论的范畴,而是一种遭遇性的存在。一个东西被我们遭遇为何,我们怎样遭遇它,这两个相遇构境层都不是那种伪谬主—客体二元模式中假想的简单对象性觉识和客观描述。意蕴的展露直接表现为两个存在特征:意蕴的上手—在手状态和意蕴在共同世界中的显现。任何存在者都只能在一定的上手—在手的时间性中展现自己的在此存在,存在就是意蕴建构起...
-
作者:骆郁廷(1)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党委
摘要: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创新话语,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作出的创新理论概括,又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①只有深刻把握文化软实力的创新话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联系,才能准确深人地理解其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在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同时,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作者:孙谦(1)
作者单位:(1)最高人民检察院
摘要: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时代因法治而辉煌。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是在改革开放进行了30多年,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了重要部署,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确立了新的功能导向和路径选择。
-
作者:朱佳木(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党的十八大是一次全党全国人民充满期待的大会,也是一次振奋党心军心民心的大会。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并提出学习贯彻要紧密联系实际。当前需要联系的实际有很多,但我认为最需要联系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尤其某些领域分配不公;二是少数干部脱离群众,尤其党员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不断发生。
-
作者:卫建林(1)
作者单位:(1)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
摘要: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次大会,必将作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载入史册。
-
作者:杨典(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摘要:基于676家上市公司1997—2007年间的面板数据及对上市公司高管、独立董事、基金经理和证券分析师等的深度访谈资料,分析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揭示在中国制度背景下与代理理论的预测颇为不同的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式。而所谓"最佳"公司治理做法是在特定社会、政治、文化等制度环境下各种复杂社会力量和利益群体进行"建构"的结果,其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契合所在的制度环境,并不存在普适的"最佳"公司治理模式。基于中国经验的社会学实证研究,为解构这一世界性公司治理迷思提供了新视角和证据。
-
作者:白建军(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如何看待无罪率,折射出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之间的内在紧张关系。以32万刑事判决为样本,对其中的有罪判决与无罪判决进行量化比较,结果发现,无罪与有罪的司法决定不完全取决于案件基本事实是否符合实体定罪条件,它还与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某种司法潜见有关。司法潜见源于证据信息不对称、实体性暗示、控辩力量对比悬殊、控方对案件的初选等四类背景信息,使司法人员对案件是否有罪的最终结果早有心理准备和预期。司法潜见包括无罪潜见,也包括有罪潜见。由于司法潜见的存在,一些有罪判决是实体定罪条件与有罪潜见的综合产物,因而零无罪率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