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江必新(1);邵长茂(1)
作者单位:(1)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长沙410083
摘要:国家兴亡,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治理商数的高低。国家治理商数简称"治商",系以商数形式衡量国家治理水平的数量指标,其数值是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与国家治理成本的比值,其性质为量化治理、循"数"治国思想和技术的"合金",其先进性在于内核为逻辑和运算所打造,其科学性为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平台所保障。创制国家治理商数,是从经验式、试验式国家治理向量化科学治理转变的技术性支撑和基础性工程,其理论和实用价值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进程中尤为重要。国家治理商数可应用于以下领域: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实现...
-
作者:周飞舟(1);王绍琛(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100871
摘要:在"统筹城乡"模式带动的城镇化进程中,成都市以政府主导、资本介入的方式推动了农民集中居住("农民上楼")与农业的规模经营("资本下乡"),不但改变了"三农"的面貌,也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将这种模式放到中央与地方、国家与农民、政府与企业这三对彼此联系的关系结构中进行考察,并将其与中国正在经历的高速城镇化的历史进程联系起来,可以看到政府、资本、农民在这个过程中的得失损益和当前以"土地经营"为中心的城镇化模式的问题所在,以及转向"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的历史必然性。
-
作者:朱晓进(1);李玮(1)
作者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210097
摘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应从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这一视角,呈现一部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国现代文学是以"五四"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语言变革为起点的,这场语言革命以及其后各历史阶段的文学语言变迁,对包括形式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发展都产生过深度影响,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演进和主要特征形成的内在根源。深入探讨语言变革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规律,不仅能揭示语言变迁所营构的普遍的文学创作的语言环境,而且能发现包括文学体裁和文体形式现象、作家的文体选择行...
-
作者:高新民(1);刘占峰(2)
作者单位:(1)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所,教授武汉430079;(2)海军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摘要:已有的心身问题研究忽视了心在样式、构成上的多样性和性质上的差异性,误把心当作一个东西或单一体或单子性存在,从而对心的本质作了片面的把握。心和身一样是矛盾复合体,包含形式多样、性质各异的心理个例和样式,因此要揭示心的本质,必须遵循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路线,先全面考察各种心理样式、个例及其性质,再以此为基础概括它们的共性和心的一般本质。在揭示心身关系时,既应重视不同心理样式、个例与具体的身体构成的关系,又应探讨作为整体的心与身的关系。就本体论地位而言,诸心理样式既享有第二性的、亚实存的存在地位,同时又在存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