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逄锦聚(1,2)
作者单位:(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2)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植根于中国的土壤,立足当代中国国情和中国发展实践而产生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后为列宁毛泽东等继承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同时吸取中国历史优秀文明成果和世界其他国家优秀文明成果的产物,是中国化、时代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作者:许檀(1)
作者单位:(1)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教授天津300071
摘要:施坚雅用以建构中心地层级的主要指标——近代邮政体系,在清代中叶尚未出现,目前所见能够对明清时期的市场实态提供数据信息的主要有税关档案与商人会馆碑刻两类资料。利用这两类资料,可对冀鲁豫三省的商业城镇进行较系统的考察梳理,对其空间分布和市场层级分別定位,并对商业规模进行估算。从明代中后期到清代中叶,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华北已有不少行政级别较低的城镇在市场层级中处于较高的位置,这些商业城镇的崛起反映的正是发展中的市场体系对原有行政体系的突破。
-
作者:胡潇(1)
作者单位:(1)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州510006
摘要:社会行为是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的主体目的追求与实践创造及其交往关系的集合体。社会行为不确定性作为一个存在论与认识论交织的问题,必然受到经济生活制约,与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实践息息相关,在时间维度上集中体现在当下与未来的关联中。对社会行为不确定性的探索,首先应聚焦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分析,依据人们的生存条件、社会属性及认知与实践的个性化策略,在经济规定与主体意志自由的互动中,解析行为不确定性的机制。要关注人与自然的相互规定性,从科学技术研发及实际运用的不确定性分析中,探讨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及生态文明的认知因素。...
-
作者:杨团(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北京100732
摘要:老龄工作提上国家日程已经30余年,21世纪以来,社会养老和社区为老服务亦进入国家政策。但迄今为止,老龄工作从指导思想到政策制定都未将针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与养老服务做明确区分。用养老服务涵盖甚至替代长照服务,导致政策靶向不准,结构失衡,人才短缺,致使对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料严重不足。在中国城乡仅失能人口已近4千万人的严峻形势下,"十三五"时期将设置独立的长期照护政策规划提上国家的重大议程,进行政策基础工程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
作者:李小荣(1)
作者单位:(1)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福州350007
摘要:汉译佛典的输入,在汉唐宗教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为道教文学提供了一个完全异质的他方文化作为可资比较的参照系;另一方面,它对道经文体分类也产生过重要影响,进而催生了宗教文化视野中的比较文体学。两种宗教经典的文体比较,虽然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但自宗教文献体系之"局内"视角而言,主要以体、相、用范畴来确立其主体内容的基本架构。研究者若进而整合"局外人"(包括西方学界)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则可能建构出更具普遍性的宗教文化视野中的比较文体学理论。
-
作者:周宪(1)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和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教授南京210093
摘要:当代中国的国民阅读生态出现一些让人忧虑的困境,人们的阅读越来越趋向"快"、"泛"、"短"、"浅"、"碎"。导致这些困境的原因复杂而多样,其中数字化的电子阅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今,各种电子装置不但为阅读提供了新的文本媒介,导致了从纸质文本向电子文本和超文本的根本转变,而且深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行为和习性,建构了一种全新的阅读范式。其后果之一便是以超级注意力为认知特征的浏览式阅读大行其道,而曾经流行的以深度注意力为认知特征的沉浸式阅读日趋衰微。随着中国社会文化和科技的进步,数字化的电子阅读势不可挡,但这把双刃剑...
-
作者:杨耕(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法国唯物主义存在着机械唯物主义与现实人道主义两个派别,前者是自然唯物主义发展的高峰,后者则开启了人本唯物主义的历史进程。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历史唯物主义的"物",是承载着社会关系内涵的"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社会的物,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得以展开的境域,历史唯物主义是内含着"合理形态"辩证法的"真正批判的世界观"。马克思的辩证法所内含的历史性与历史唯物主义所内含的辩证法及其统一,使唯物主义以至整个哲学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在以资本为核心范畴而...
-
作者:吴国林(1)
作者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摘要:技术人工物的二重性研究纲领是分析技术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该纲领把技术人工物所具有的物理的和意向的两种性质,转变为结构与功能的二重性。为克服技术人工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难问题",需要从技术人工物的二重性转向系统性。要素、结构、功能和意向构成了技术人工物的四因素系统模型。核心要素、核心结构和专有功能构成了技术人工物的内在性质。当技术人工物的内在性质相同,它就具有全同性。除了非充分决定标准和实现限制标准之外,技术人工物的本体论标准还须增加要素限制标准和环境限制标准,以便使结构与功能之间有更大的...
-
作者:张艳国(1)
作者单位:(1)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中心,教授南昌330022
摘要:李大钊和瞿秋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道路的重要宣传家与理论家。他们运用唯物史观研究、阐释俄国道路,针对革命道路、革命手段和革命目标,俄国国情与革命和社会建设关系,群众、阶级、政党和国家之间关系,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社会发展动力与革命主体,思想、意识和观念因素的社会作用等问题,展示了代表历史发展方向、时代水平的先进认识。在理论指导、思想基础与价值认知相同的前提下,他们的认识又各具特点,存在差异,但共同展示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道路的思想睿智与科学认知,成为人们认识从俄国道路到中国道路的思想...
-
作者:许结(1)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210023
摘要:赋作为一种特殊文体,从历代批评文献载体、"体类"探寻与对赋修辞认知的变移,已喻示了赋体创作论由"礼法"到"技法"的批评线路。这一批评线路的形成,源自汉代赋家"赋论尚礼"与"以礼衡赋"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思考。随着魏晋赋创作主流由宫廷献赋向士族写作、赋作者由皇帝侍从向文士的转变,尤其是由文人赋作到唐宋科场考赋的衍化,使赋体技法得到了制度性的规范。而唐宋以后学者论古赋的"祖骚宗汉"与论律赋的"尊唐尚时",进而融会古、律以审视"体国经野"的气象与"音律合度"的词章,是融礼法于技法、归技法于礼法的理论构建。由此考察从汉人的"赋做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