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季红真(1)
作者单位:(1)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
摘要:本文认为自从粉碎"四人帮"以来,时代变革成了我们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解放与禁锢、改革与守旧、进步与落后的矛盾是这个时代从政洽经济、社会伦理到精神心理等全部社会生活的最主要的矛盾。以控诉封建蒙昧主义的《班主任》为里程碑的新时期小说,正是在这种社会的主要矛盾运动中发展深入,从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展示了丰富的文学主题以及这些主题中纵横交错的复杂意向。作者认为新时期小说的诸多分散主题中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即作品以不同的标准在对各种文化思想的择取中面临的一个基本矛盾: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本文上篇回顾分析了几年来小说主...
-
作者:何炳棣(1)
作者单位:(1)美国芝加哥大学
摘要:本文的第一章南宋经界法新探、第二章明初鱼鳞图册编制考实已于上期刊出,这期发表的第三、四两章是本文的后半部分。
-
作者:黄伟合(1)
作者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墨子的尚利与贵义两个命题的考察,揭示出墨子义利观的特点是把功利作为义—善的内容和本质,把义—善作为功利的道德形式和实现途径,这是不同于儒、法义利学说的规则功利主义思想。本文认为墨子的义利观是一种价值理论,它是以历史唯心主义的自然人性论为基础的;但从价值理论的角度看,墨子的义利观包含着应予肯定的合理成分,在今天也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
作者:王慎之(1)
作者单位:(1)黑龙江大学
摘要: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必须以消费资料(最终产品)为出发点,不仅在起点上是这样,在每一年的积累方向上也必须是这样。文章对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公式进行了讨论和评述,提出并非在任何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都必须表现为I(v+m)>IIc,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公式。文章还认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不是一个普遍规律,在有些场合,消费资料也可以优先增长。现代技术进步不仅使生产资料有增长趋势,也会实现固定资金规模的节约,特别是人力投资更快地增长,固此,消费资料的增长在扩大再生产中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刊物,每逢单月10日出版,16开,224页。本刊主要发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新的、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内容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教育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学科的论文,反映我国新时期的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报告,各学科的学术研究动态,新近出版的重要学术著作评介,等等。
-
作者:信长星(1)
作者单位:(1)华中师范学院
摘要:查汝强同志在《试论产业革命》(《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一文中,对产业革命作了系统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见解。但他认为产业革命这一概念是由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一著作中首先使用的,不符合事实。
-
作者:华然
摘要:编辑同志:为着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图书评介"专栏办得更生动、更活跃、更富有生气,我想就近年来阅读贵刊这个栏目的一些感受提供你们参考,以便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这个栏目,使之更吸引读者和作者。
-
作者:刘忠(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摘要:直到民主改革前,西藏还存在着两种封建农奴制庄园,即堆穷型庄园和差巴型庄园。其中,差巴型庄园是领主制高度发展时期所形成的庄园形式。对这种人类历史的活化石的考察研究可以使我们对封建农奴制有进一步的认识,具有经济学和历史学的价值。本文从实地调查和史料研究两方面对这种庄园经济关系的状况和特点进行了论述,并进而对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进行了纵向考察。
-
作者:吉平(1);张恺悌(2);刘大为(3)
作者单位:(1)美国布朗大学;(2)北京经济学院;(3)北京市政府研究室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活跃,农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婚姻迁移活动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北京郊区引人关注。目前农村人口迁移的显著特征是婚姻迁移占有很大比重,青年妇女是这种迁移活动的主体这种迁移活动的运动规律,在北京郊区是向心、递补式迁移,它可以用迁移矩阵进行数量化表述。婚姻迁移活动给迁入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是,提供了"未付成本"的劳动力,并不断传递着社会经济信息;不利影响是,对人口、土地、就业产生新的压力,以及改变了迁入地人口自然增长的各项指标。农村中婚姻迁移活动产生的原因是:城市里存在着"婚姻市场",对农村妇...
-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刊物,热诚欢迎海内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及业余作者投寄稿件或推荐优秀作品。一、本刊欢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论文,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专题研究成果,书评,读书笔记,学术通讯,经济、文化、社会问题的调查报告,以及对已发表的文章的评论等。不发表时评、政论、漫谈、零讯一类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