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舜武
摘要:经济地理学是以研究生产力布局规律为其中心任务。研究经济地理学,特别是研究中国经济地理学,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从孙敬之教授主编的这本四十余万字的著作中,你不仅会得到有关中国经济建设的系统资料,而且还会了解到中国生产布局的基本特点、历史和现状,中国生产布局发展变化的规律,影响生产布局的因素,以及新中国建立以来生产布局的基本经验。
-
作者:叶大绰(1)
作者单位:(1)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是生产资料的产需平衡和消费资料的产需平衡。从这点出发,文章提出并论证了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四个特点:两个实现条件所表示的产需平衡不仅是总产量的产需平衡,也表示所包括的各种产品的产需平衡;两个实现条件没有包含被舍象的社会再生产因素的作用:消费资料实现条件包含消费资料和劳动力的双重平衡:生产资料的产需平衡也就是上周期生产资料生产量同下周期生产资料消耗量的平衡。同时,文章还对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各种不同阐释作了评论。
-
作者:段光玲
摘要:《柏拉图哲学述评》(以下简称《述评》)是范明生同志经过长期准备和潜心研究的成果,它是我国哲坛上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柏拉图哲学的专著。《述评》的价值首先在于它为想研究柏拉图哲学的同志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料。作者不仅遍读了柏拉图的原著,参照了古代亚里士多德、普鲁塔克、西塞罗。
-
作者:葛晓音(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
摘要:本文从初、盛唐的每一文学阶段和每一文学阶段有代表性的作家的创作理论和实践中,具体剖析初、盛唐诗歌革新承前启后、不断吸收和扬弃、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全过程,从而总结了唐诗在内容和艺术的双重革新中的重要经验,并提出了初、盛唐诗歌革新的基本特征是:恢复建安时代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突破美刺讽谕的传统风雅观念,逐步解决理论和创作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内容和艺术的复变关系,用健康的审美标准批判地继承齐梁诗的艺术成就,使盛唐诗形成理想主义的倾向和乐观昂扬的基调,达到融汉魏风骨于南朝文采的完美境界。这些探讨,使原来失之笼统的...
-
作者:刘长林(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信息普遍存在于整个物质世界,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是寓于一切运动形式之中的一类特殊的运动形式。这种运动形式与物质的反映特性不可分割,事物的属性被其他事物反映出来就形成信息。信息整体构成一大类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的特殊存在。从信息的角度观察世界,世界可以分为"原型世界"和"信息世界"这样两个巨大的层次。那种把世界划分为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或划分为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两大部分的做法,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错误引伸。信息运动对于物质的进化有重要意义,信息形态的发展与物质形态的发展有同步关系。对信息的研究,为说...
-
作者:张岱年(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哲学系
摘要:中国古代哲学是独立发展的,有自己独特的概念、范畴和范畴体系。本文对中国哲学的综合范畴体系应该包括哪些范畴、范畴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作了探讨,认为儒家、道家、玄学、理学的长期流传和广泛引用的范畴是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在探索中国哲学的范畴总体系时应该考察两个方面的顺序,一是范畴从普遍到特殊的逻辑顺序,一是历史上思想家提出范畴的先后顺序。文章对哲学范畴的循旧与立新也作了探讨。
-
作者:饶会林(1)
作者单位:(1)辽宁财经学院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我国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已经向我们提出了必须把城市空间结构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范畴加以深入研究的课题。作者给"城市空间结构"下了自己的定义,然后在这基础上概述了城市范围内各种物质实体的密度、位置(布局)和城市形态三个方面的重大经济意义。最后指出了城市空间结构所制约的经济效益的性质和特点,得出了结论:城市建设工作在全部经济工作中,实际具有奠基者的作用,它是制约城市经济效益的一个重大决定因素。
-
作者:董立坤(1)
作者单位:(1)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摘要:作者对国际上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制度做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和对比,指出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有关规定在程序和条件方面仍有如下不足之处:1.规定凡需我国承认和执行的外国判决都需由外国法院委托我国进行,未规定当事人可以在我国直接请求承认和执行外国判决;2.只规定了对外国判决的执行,未规定对外国判决的承认;3.未规定管辖权的原则。作者对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有关规定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
-
作者:刘永振(1)
作者单位:(1)大连工学院社会科学系自然辩证法教研室
摘要:本文从协同学中提取"协同作用"这一概念,用以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新范畴。作者指出,从哲学高度来看协同作用,它乃是客体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进化的自组织能力。作者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协同作用这一范畴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论内容的丰富和深化问题;并分析了协同作用与唯物辩证法固有的相互作用范畴的关系;还指出了协同作用这一新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
作者:林方(1)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摘要:本文试图联系近代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对西方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作出分析和评价。作者指出,当代人本心理学对人性问题的研究较近代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有所前进,但在理论体系上未能完满解决人格特性和社会生活两者的复杂关系问题。人本论者对人格的整体分析能丰富我们对人的理解,但它局限于传统的个人与环境两维整体分析,仍不足以说明人的心理发展的实质。作者认为,科学心理学应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个人,现实社会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三维整体分析。作者还联系我国经济改革的实际,对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