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名驹;陈忠;柳延延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成为取得重大效益的战略资源。信息的巨大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它的思考和探索。信息的哲学研究就是这些探索中意义深远而步履艰难的一个方面。它的任务是要从最普遍的意义上揭示信息的本质特征,打开人类认识活动和大脑思维的秘密,估价信息对于现代哲学产生的冲击和影响。这种研究虽已取得不少成果,但远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本文以1986年9月在敦煌举行的"全国信息问题哲学研讨会"提出的问题为线索,回顾国内外信息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和评介会议研讨的成果,展望信息哲学研究的前景。
-
作者:赵夫青(1)
作者单位:(1)青岛市文联《海鸥》编辑部
摘要:毛星先生在1986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了《形象和思维》一文,对文学艺术创作和研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观点加以认真的辨析和论述,提出了许多有启发性的新见解,读后受益匪浅。但几经研读之后,感到仍有些问题需要提出来求毛星先生和读者教正。首先,文中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是不甚准确的。毛星先生认为:"经由视觉的直观所见到的事物的形态或由此所形成的印象,就是形象。……
-
作者:江成龙(1)
作者单位:(1)上海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商业经济系
摘要:《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一文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间接结合,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根源。只有承认劳动力的商品性质,才能有真正的劳动力市场,才能实现劳动工资制度的根本变革。
-
作者:邬焜(1)
作者单位:(1)陕西机械学院社会科学部
摘要:黎鸣同志在其《论信息》(《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一文(下称黎文)中以极大的热情肯定了这样一个命题:"人的智能是负熵之源","脑是负熵之源"。与此相一致,黎文又把社会进步的动力源直接归结于"人的脑"。对此,我谈一点不同的看法。黎文认为:"信息量扮演了负熵的角色,它意味着反抗无序,增进系统的组织化程度"。如果由此出发,就信息量和熵、有序和无序的关系来考察,"人的智能是负熵之源"的命题显然是很难成立的。按照熵论的观点(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出),在一孤立系统内其熵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趋向增大。要使系统减熵就必须从系统外引入"
-
作者:湛垦华(1);孟宪俊(2);张强(2)
作者单位:(1)西安交通大学;(2)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摘要:本文认为,一切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着,能动性是它的体现。系统的自组织性是这种能动特性在系统演化中的体现。自组织、自同构、自复制、自催化和自反馈,是系统演化的五种基本形态,而自组织是其它'四自'的基础。
-
作者:樊骏(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提出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当代性命题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历史表明,这门学科的一切发展变化、进退得失总是受着时代条件的制约;第二,因而我们必须从今天的时代高度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新的研究,自觉地追求本学科与新时代的结合,才能取得无愧于新时代的、超越前人的崭新科学成果,开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局面。作者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在取得了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初期引人注目的突破以后,近几年正在发生更为广泛、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逐渐地集中于基本观念的变革上,也因此越来越清晰地显示出新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
-
作者:刘国光(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本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有关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商品经济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以及发展商品经济中调整所有制结构、完善市场体系、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化、造成松宽的改革环境等问题。文章认为,发展商品经济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将起重大的促进作用。但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到现成答案,必须通过实践,不断地进行探索。
-
作者:郭小平(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本文从科学观这一角度对康德哲学进行了分析评价。作者指出,在康德哲学中,包含着对于经验自然科学理论本质及其认识原则的哲学诠释。康德的这一说明,触及到了许多当代科学哲学所关注的问题。尽管康德提出的科学解释模式从总体上说是不成功的,但其中却不乏有价值之处。尤其是他对知识中"先天"成份及其作用的分析,既为康德模式的致命弱点之所在,同时又在探讨科学认识过程中人类思维的主观能动作用、感性要素与概念判断等逻辑要素的各自功能及相互关系、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诸多问题上较之前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照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一些...
-
摘要:~~
-
作者:宋林飞(1)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哲学系社会学研究室
摘要:本文概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四种主要趋势:一是定量化,印日益普遍地运用数学、电子计算机等手段对社会现象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计量分析;二是实用化,即不断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政府完成日常政策任务、私人企业协调人际关系的理论与方法;三是微观化,即研究的重心逐步从宏观转移到个人与心理的水平;四是"马克思化",即马克思著作中的某些概念与观点越来越频繁地被西方社会学家所引证或"吸收"。作者并就这种种趋势表明了自己的见解。作者认为,我国社会学者应更多地了解、鉴别与利用现代西方社会学积累起来的经验,以促进具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