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袁毓林(1)
作者单位:(1)清华大学中文系
摘要:本文指出汉语词类是一种原型范畴,是人们根据词与词之间在分布上的家族相似性而聚集成类的。由于同一词类的词不一定共有一项/组为其他词类所无的分布特征,因而无法用几项分布特征之间的合取/析取关系作为标准来给所有的词分类和给不同的词类下定义。本文提出,属于同一词类的词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别,典型成员是一类词的原型,是非典型成员归类时的参照标准。其典型成员在分布上往往共有一组分布特征,可以通过典型成员的分布特征来给词分类和给不同的词类下定义。但是,不同词类的典型成员在分布上的差别比较明显,不同词类的非典型成员...
-
作者:吴易风(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
摘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蕴藏十分丰富的产权理论的挖掘和潜心研究指出,马克思早于科斯等西方学者以前一百多年就创立了科学的、系统的产权理论。一些尊重客观实事的西方学者称马克思是社会科学史上第一位有产权理论的社会科学家。因此作者认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特别是关于产权的性质、关于权利统一与分离的理论,是指导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唯一正确的理论。而西方的产权理论适应的是私有制经济关系的要求,决不能作为我国改革的出发点。文章最后对我国理论界有些学者主张照搬西方私人财产原则及以此为出发点提出的几种错误的产...
-
作者:廖丹清(1)
作者单位:(1)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摘要:本文在深入剖析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指出,进入9O年代后,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许多难题,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城市化密切相关。如果能加速城市化进程,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然而,由于认识上的误导和战略上的偏差,我国城市化道路基本上选择的是发展小城市为主。实践证明,这条城市化道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的问题。因此作者指出,应当借鉴世界各国城市化的普遍规律,转向以大中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的道路,即挖掘大城市的潜力,扩大和建设中等城市,择优和适度发展小城市。文章对这一条加速城市化的道路,结合中国...
-
作者:李培林(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用一种不同于西方个体主义方法论解释模式的新的理论框架,论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成长的过程。作者认为,由家庭经营体系重建、企业组织创新、社会网络变动所形成的结构力量,显著地发挥了资源配置的替代作用,成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影响我国社会发展实际进程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
作者:李琮(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第三次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表明目前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全球化阶段。在这一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交通运输和通讯手段的革命也为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全球化不等于全球一体化。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各国因利益差别尚难协调一致,现有的国际组织不具备普遍的约束力,特别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世界范围内还表现在各个方面,全球一体化虽已是大势所趋,但目前仍...
-
作者:杨义(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西游记》是一部受明代心学思潮影响的、以发掘自我生命根性去体悟天地玄奥的神话十说:《西游记》所写的取经历程可以看作是对人的信仰、意志和心性的挑战以及应战和升华的历程,它破除了三教教义的神秘性和严密性,升华出超宗教的自由心态,使小说充满了恢谐和奇趣。文章从神话形态、神魔观、神话想象、哲理意蕴、叙事结构和方法等方面,论述了《西游记》在中国神话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它标志着中国神话文化瓣划时代转型,是中国神话文化的大器晚成之作。
-
作者:戚其章(1)
作者单位:(1)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用“中体西用”这一概念来概括中国19世纪60—90年代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不同论点,同时又断言“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实际上,除顽固派之外,当时的洋务派、早期维新思想家和维新思想家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认识迥然不同,而且不同派别的理论概括也并非一致。在1895年以前,各派别较多使用“中本西末”,尤其是以此为指导思想的洋务派。最早使用“中体西用”这一概念的是早期维新派,不过是在戊戌维新思潮兴起以后,这一概念才被普遍使用。19世纪末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认识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呈现出不同派...
-
作者:高凌(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
摘要:本文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100%数据及有关数据,对我国不同人口变量、社会经济以及民族特征妇女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做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有随母亲年龄的增长而略微下降的趋势。一孩率的上升、生育年龄的变动和“开放女儿户”并不是使出生性别比高于正常水平的影响因素。由于妇女申报的出生婴儿中女婴漏报多于男婴的现象在城乡和不同民族中普遍存在,从而使得根据妇女报告的分孩次、生育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民族的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总体水平偏高。加上统计的女婴漏报的影响,二者可以解释出生性别比高于正常水平的大部分...
-
作者:郑家栋(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不赞同某些研究者片面地强调西方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相同、相通之处,而闭口不谈两者之间在内在精神上的实质性差异,指出:中国哲学精神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哲学精神,中国哲学传统是一种理性的理想主义传统,此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不安、躁动、无所归依、平面化、虚无、非理性等等,不可同日而语。文章特别深入探讨了它们有关语言与存在之关系的不同认识,指出:尽管后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都十分注重语言的模糊性、不确定性,但西方哲学自现代而后现代,是不断地走向语言自身,最终把语言上升为本体,凸显语言形式本身的创造性;中国哲学...
-
作者:王治河(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科学》编辑部
摘要:关于后现代哲学,我认为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将哲学上的后现代主义视为一种思维方式,一方面有助于透过后现代思想家之间的理论纷争,从整体上把握这一分支众多、内容复杂的思想运动;另一方面有助于与“时代化”的理解划清界线。 所谓“时代化”的理解,就是把后现代主义所讲的“后现代”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看作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现代之后的时期,而在这个时期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是后现代的。这种“时代化”的理解本身就是现代主义的产物。因为对后现代主义所进行的“时代化”的理解,是建立在现代主义的“时代”概念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