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奎良(1)
作者单位:(1)黑龙江大学哲学系
摘要:马克思晚年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突破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初定的模式,第一次深刻探索了东方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一次新的拓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新的综合,第一次系统回答了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本文从若干角度和方面对马克思晚年的设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比较分析,揭示了邓小平站在时代高度继承、丰富...
-
作者:张浩(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从考察动物思维心理发展状况入手,对动物思维与人的思维的系谱关系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作者首先运用动物心理学的观察实验资料,描述了高等动物思维心理发展所达到的水平,随后,根据古人类学的有关研究成果,阐明了人类思维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并通过二者的比较,指出了动物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区别。作者认为,探讨动物思维心理活动与人类思维心理活动的关系,对于思维发生学与现代认识论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
作者:蒋寅(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摘要:幕府自六朝以来就一直是文士荟萃之地,许多著名文学家都与幕府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关于唐代文人入幕与文学的关系,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云:“唐词人自禁林外,节镇幕府为盛。”“中叶后尤多,盖唐制,新及第人,例就辟外幕。而布衣流落才士,更多因缘幕府,蹑级进身。”文人入幕确实是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傅璇琮先生指出,研究唐代文学当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一代知识分子的状况,并由此研究唐代社会特有的文化面貌。傅先生在完成《唐代科举与文学》后,还准备作两个专题的研究,一是节镇幕僚,二是翰林学士。他认为:“这里提到的唐代社会两类知识...
-
作者:薛进军(1)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联系发展经济学在我国的引进与发展,评述了谭崇台的经济思想以及他严谨的治学作风。文章着重分析评价了谭崇台以下几个方面的经济思想:1.对经济发展思想史的探索与创新;2.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内涵的阐发;3.对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阐发;4.对计划与市场对应关系的分析;5.对新古典主义复兴的分析与评价;6.为发展理论的创新而潜心研究。
-
作者:顾宝昌(1)
作者单位:(1)中国人口情报研究中心
摘要:“独生子女”本来是任何时期、任何社会的任何人群中都存在的一种社会人口现象。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出现在我国社会中的独生子女却由于它的来势之猛、数量之大、背景之特别,而成为一代“特殊人口”。数以千万计的独生子女的出现,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引起了国内外广大社会学家、人口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普遍关注。由风笑天博士撰写的《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一书,是国内第一部从社会学角度系统研究我国独生子女问题的专著。通读全书,感到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该书突破了国内现有...
-
作者:陆勤毅(1)
作者单位:(1)安徽大学
摘要:马克思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十年(1873—1883),孜孜不倦地从同时代人的人类学著作中摘录了数量惊人的“人类学笔记”。他通过对人的本质的哲学分析和人类自然进化史的研究,开辟了对人类社会史的研究。为了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准确地评估其理论价值,鲁越、孙麾、江丹林合作推出了他们的力作《马克思晚年的创造性探索——“人类学笔记”研究》。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我们准确、系统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解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理论问题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作者:刘修明(1)
作者单位:(1)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摘要: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精品,如今已成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优秀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和《司马法》,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最近,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杨善群著的《孙子评传》(以下简称《评传》),阐述这三部兵法的作者孙武、孙膑、司马穰苴的生平业绩和军事思想,取得了可喜收获。这里谨就该书在理论分析和材料考订上的成就,作一简要的评介。 孙子的军事思想,是《评传》论述的重点。作者把它分成“战争取胜的要素”、“军队的组织和建设”、“指导全局的战略原则...
-
-
作者:徐思彦(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摘要:青年学者欧阳哲生著《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是海内外系统论述胡适思想的 第一部学术专著。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一位文化巨匠、思想大师孜孜求索的历程。这一历程耸立着一些在今天仍有夺目光彩的界碑,但它却划上了一个带有悲剧意味的句号。这是胡适的命运,也是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这就使这部著作具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是为人们全面、客观地认识、理解胡适提供了基础;二是对胡适终其一生所力倡的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的探讨以新的启迪。因此,本书在学术上的贡献和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这里,仅就本书方法及见解上的独到之处...
-
作者:李光远(1)
作者单位:(1)《红旗》杂志社经济部
摘要:本文针对于光远同志提出的把公有制认作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性质是不确切的、是来自误译的观点,通过对马恩全集30多处讲到社会主义所有制时不同表述用语的细致分析和考证认为,把社会主义所有制简称为公有制符合马恩著作的原意。当今世界上,只有社会主义才实行公有制,公有制一词能够明确表达社会主义所有制是私有制的根本否定和对立面这一基本性质。私有制社会普遍存在的“财产共有”的法律形式、不是生产关系意义上的公有制。因此,把公有制认作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性质,并没有什么不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