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沈志华(1)
作者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摘要:欧洲冷战格局形成以后,美国开始考虑改变其对日本政策,但是在对日媾和问题上,美国军方与国务院产生了严重分歧。中苏同盟条约的签订促成美国决策层在原则上统一了对日方针。朝鲜战争的爆发使美国最后决定把日本作为盟国重新武装,单独与之媾和,并为此故意拖延停战谈判。在战局被动的情况下,苏联拒绝签署旧金山和约,并转而采取强硬立场,在朝鲜维持不战不和的局面。中苏同盟、朝鲜战争与对日和约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共同构筑了1950年代初期亚洲复杂的政治局面,并成为东亚冷战格局形成的三部曲。
-
作者:武力(1)
作者单位:(1)江西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所
摘要:1953年初的“修正税制”,本来是一次工商税收方法和政策的调整,却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导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激烈的党内斗争、思想整合和党政关系改组。修正税制之所以会引发如此始料未及的政治风波,主要是它成为当时几个重要问题的焦点:一是党内关于社会发展方向和战略的两种思路;二是党政关系;三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四是公私关系;五是工商关系;六是增加税收与稳定物价的关系。修正税制最后被彻底否定。
-
作者:王铁仙(1)
作者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中文系
摘要:左翼文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对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也产生过直接而巨大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对它的研究却相当薄弱,评价也比较简单和主观化,并且充满矛盾。本文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既充分肯定左翼文论的历史合理性,高度重视它对文学与社会现实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又看到它在今天仍未失去价值和意义;既指出左翼文论存有的局限性,又探讨了它与当前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关联。文章还分析了左翼文论对五四文学的超越意向,对文学之功能也给予了多元的复合式理解。
-
作者:郭贵春(1);程瑞(1)
作者单位:(1)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摘要:量子引力所提出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时空在物理学中到底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出现。超弦和圈量子理论的不同时空预设及其复杂的形式体系为人们理解它们的物理和哲学含义给出了方法论的启示。量子引力时空理论的纵向语境分析,表明了数学成果的现存性及对它的分析决定了时空理论形式语言的形式语境、语义语境及语用语境的变换;量子引力时空理论的横断语境分析,显示了量子引力理论提出的现实语境和对其进行求解的语境选择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正是在量子引力理论所具有的语境预设的基础上,使人们看到了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对时空理论把...
-
作者:王美艳(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摘要:通过对本地和外来劳动力所面临的就业机会和报酬的研究,本文揭示了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歧视,是经济转轨时期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健全的产物。经验研究结果显示,外来劳动力与城市本地劳动力的工资差异,59%是由就业岗位间的工资差异引起的,41%由就业岗位内的工资差异引起。且工资差异的43%是由歧视等不可解释的因素造成的。
-
作者:俞江(1)
作者单位:(1)华东政法学院法律学院
摘要:分家习惯在中国已延续两千余年,在这一习惯内部,已形成较为稳固的内容和程序,其效力一直受到国家法的承认。然而,随着20世纪初期中国大规模地移植西方法,分家习惯退出了国家法领域。分家习惯与西方继承法所调整的继承行为有着不同的性质。分家意味着,无论父母生前还是死后,亲子都可以参与家庭财产的分割;继承则是承受死者的个人财产。研究近代中国的分家契约可以发现,分家一直是中国家庭财产领域中的主要行为模式。可见,在近代中国的财产继承领域中存在着规则冲突的格局,即分家习惯与继承法难以兼容。揭示这一格局,对我们认识民事习惯与...
-
作者:陈少明(1)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哲学系
摘要:在肯定传统哲学史学科意义的前提下,文章提出开拓新的中国哲学论域,即从叙事性较强的文本入手,尝试对经典做不以范畴研究为中心的哲学性探究,作为教科书思路的补充。作者分人、事、物三个类型,分别举例说明对不同的经验资料进行思想探究的可能性。不以范畴为中心,不是排斥对古典思想做概念的研究,而是要直接面对经典世界的生活经验,把观念置入具体的背景中去理解;或者更进一步,从古典的生活经验中,发掘未经明言而隐含其中的思想观念,进行有深度的哲学反思。这种以近乎故事诠释的形式对经典进行的反思,通过对人、事、物各种个案的诠释,在...
-
作者:徐月宾(1);张秀兰(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摘要:政府在社会福利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如何扮演,是社会政策领域的一个根本问题。无论如何处理,都会产生全局性的影响。过去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但是,在“高福利的负面效应”和“市场机制的高效率”这两个西方经验的影响下,中国政府却在社会福利领域逐步退出,这是导致当前有目共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调和社会不公平的重要因素。为此,中国政府必须重视社会政策对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在社会福利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
-
作者:王检贵(1);丁守海(2)
作者单位:(1)南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古典估算法、新古典估算法、标准结构比较法对中国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了重新估算和比较分析。除了估算剩余劳动力总量外,文章还注重剖析剩余劳动力的结构,亦对学术界使用过的三种估算方法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和完善。结果显示古典测算方法的可信度和解释力都是最强的。由此,本文得出结论:当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约为4600万。
-
作者:孟捷(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超额利润是资本主义发展动态中的重要现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部在超额利润来源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观点上的分歧。造成这些分歧的原因是,第一,马克思本人有两种超额利润源泉的理论,如何协调这两种理论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讨论。第二,解释超额利润的来源必然会涉及学术界近年来在劳动价值论问题上的一些不同看法,如何从这些看法中去芜存菁,是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本文由两条并行的线索交织而成,第一条线索追溯了从《资本论》手稿到《资本论》的理论演化过程,第二条线索则结合马克思在不同场合对超额利润来源的不同阐述,汲取学术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