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友康(1)
作者单位:(1)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长期以来,20世纪中国旧体诗词的合法性处于被怀疑、否定或悬置的状态,致使它被摒弃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史写作之外,从而造成一部分文学精神资源的人为遮蔽。有研究者怀疑和否定旧体诗词的合法性,有研究者没有对传统文体在古代与现代社会的命运和表现加以区别。要改变对旧体诗词的歧视和压迫,首先需要理解其合理性,也有必要重新厘定“现代文学”的范畴,用“现代汉诗”这一概念来整合20世纪中国诗歌,消弭新、旧诗词的对抗和对立。20世纪中国旧体诗词表现了鲜明的现代性追求,自足地构成一种新的历史传统。在新的世纪,必须打破新、旧诗词二元对立...
-
作者:戴伟华(1)
作者单位:(1)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摘要:“诗言志”是阅读理论的总结,核心为赋诗以言志,其“诗”指《诗经》;“诗缘情”是创作理论的总结,其“诗”指诗体之诗,“诗言志”和“诗缘情”中的“诗”的内涵并不相同。诗歌的发展经历了《诗》———歌诗———诗三个阶段,“诗缘情”理论的提出和五言诗体写作兴盛同步,并且是针对五言诗的。五言诗发育不是传统的字句演进的过程,而是文人观念的自我突破。五言诗初始阶段作者疑伪或佚名,五言诗以杂诗为名,都是五言诗不入正体的表现。
-
作者:张小也(1)
作者单位:(1)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中心
摘要:明清时期,湖北汉川黄氏宗族拥有汈汊湖水域的大量湖产撕墓槭粑侍?他们与周边众姓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讼,并将相关的诉讼文书、契约等收入族谱中,总名为《湖案》。如果仅从制度的角度对这些材料加以研究,固然会得到一些民事法秩序的规范性内容,却有可能掩盖丰富的经验事实。如果将它们置于区域社会的发展脉络中,在实践的层面进行分析,则可以看到权利的实现与宗族建设、司法审判与民间秩序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基层社会结构与国家制度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区域社会民事法秩序的具体形态。
-
作者:晏辉(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摘要:虚拟享用是人在需要及其满足方式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种心理机制和实践行为。虚拟享用是一个悖论性的存在:在使人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既可使个体同自然、社会和自己和谐相处,也可刺激人的占有、消费和炫耀的欲望,以致超出同代和代际规定给它的伦理界限,造成奢侈和浪费。虚拟享用本身无善恶之分,但虚拟享用的实现方式却有好坏之别,关键在于社会给出的是何种样式的设置。着眼于资本运行逻辑之上的需要、欲望、虚拟享用,达于发现造成奢侈、浪费的消费观和社会设置,指明一种趋向和谐发展的可能形态,是伦理批判的终极目的,也是伦...
-
作者:丁维莉(1);陆铭(2)
作者单位:(1)加拿大女王大学政策研究学院;(2)复旦大学经济学系
摘要:由于缺乏一般均衡经济学的理论指导和适当的机制设计,中国出现了教育投入区域间差距和贫困地区教育投入不足,以及地区内部居民受教育机会不均等和群分等现象。对这些现象与基础教育财政的分权体制之间的关系,人们存在着许多误解。本文将说明,基础教育财政的分权体制不失为激励地方政府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机制,但是,应设计适当的补充机制,适度引入中央政府干预,缓解教育机会不均等和群分现象对低收入家庭人力资本积累的负面影响,促进基础教育的机会均等,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可持续增长提供人力资本基础。
-
作者:刘怡(1);聂海峰(2)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摘要:对工薪所得课征的所得税是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的主要部分。本文使用广东省的数据对工薪税的税率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由于没有对标准扣除进行通货膨胀调整,尽管法定工薪所得税税率是九级超额累进的设计,但是现阶段工薪所得税的主要负担是月收入在800—2800元的个人,很少人适用20%或者更高的税率,工薪税制中法定的高边际税率没有发生作用。如果调整通货膨胀对标准扣除的影响,将有一半现有工薪税的纳税人不需要缴纳工薪所得税。
-
作者:冯俊(1);袁志刚(1)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源自不对称信息的验证成本提高了外部融资的成本,而健全的信号机制有效弱化验证成本,促进资源良性配置;股权与债权合同各有优劣,验证成本和信号机制的健全与否成为我们评价融资合同的主要因素。金融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是摆脱行政干预模式,寻找存在市场调节机制的融资方式。金融改革中亟待加强信号机制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的企业债券市场。
-
作者:周惠泉(1)
作者单位:(1)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春130012
摘要:公元10世纪初到13世纪前期的三百余年,在祖国的北半部先后建立了契丹贵族统治的辽朝(9161125)和女真贵族统治的金朝(11151234),它们与五代、两宋北南并立,形成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南北朝的局面。辽金文学成长和植根于辽、金两代,辽、金两代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如何?这是研究辽金文学首先必然遇到和必须回答的问题。
-
作者:郭于华(1);常爱书(1)
作者单位:(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摘要: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社会转型和当前的制度安排不仅使“4050人员”的生命周期发生了制度性紊乱,同时也限制了他们适应危机的行为选择;而悖于常态的个体生命历程,又使他们对当前的社会保障诉求发生改变,进而显示出社会保障制度文本层面与实践层面之间的裂隙,并最终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运作效果。
-
作者:查屏球(1)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中文系
摘要:从东汉中后期至三国前期,文学的文本载体处于简纸并用与转换阶段。纸本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工具,起初只是一种非正式的文本形式,与一些世俗化的娱乐性文本关系更为密切。东汉的崩溃,加速了简纸替换。纸本广阔的写作空间与低廉的制作成本,改变了简册写作的思维方式,缩短了简册写作的构思过程,扩大了文本的容量,使得抒情达意更为直接与自由。纸写文本的正宗地位的确立、文本传播方式的革新,直接展示了文学超越时空的影响力,提升了文学的价值,促进了当时书信体文学的发达,增强了文学的抒情性。文本载体形式的改变引起文体的变化,文体论研究日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