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方兴起(1)
作者单位:(1)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作者:许兴亚(1)
作者单位:(1)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开封475001
-
作者:万俊人(1)
作者单位:(1)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100084
摘要:对现代政治生活公共性的单向理解和现代哲学自身的"科学认知主义诉求",导致政治游离哲学,进而造成现代政治哲学的深刻危机。政治与哲学分离的实质是政治与道德的分离。然而,政治本身的正当合法性证成,不仅需要技术合理性的支撑,而且需要目的性价值的支撑,而政治伦理和政治美德始终是证成政治目的的必要条件,也是建构基于政治制度的良序社会之内在主体基础和政治伦理资源。由此可以确证:政治与哲学无法截然分离,因为政治不可能简约为政治治理技术,它始终需要且实际上得到政治伦理的内在支撑。通过对制度本身、制度之中和制度背后的多向度分...
-
作者:王少平(1);欧阳志刚(2)
作者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武汉430074;(2)华东交通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南昌330013
摘要:鉴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使用泰尔指数更适宜度量和刻画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变化特征。非线性阈值协整模型的进一步设定,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与实际经济增长的长期非线性关系。其长期效应的变化,在泰尔指数为0·100处发生机制转移。1978—1991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实际增长的长期效应为正;1992—1999年,收入差距对实际增长的效应由正向负平滑转换;1999年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实际经济增长产生阻滞作用,且负效应呈逐年增加趋势。
-
作者:张宝贵(1)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上海200433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是一个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而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早期历程,长期以来更是学术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开始就是应中国的社会实际命运而生,它绝非一种单纯的文艺理论现象。强调文艺对现实的介入,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最富生机的部分,不应以强调文艺的自身规律为由,对之进行忽视、漠视、消解甚至否定。当然,在介入方式上,应正确领会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避免身份错位和忽略文艺特点的不足,以便让文艺以诗性精神构建现实的维度,以自身的方式来为社会现实...
-
作者:梅新林(1);葛永海(1)
作者单位:(1)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经典"代读",是当今大众传媒时代高雅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大众传媒与学者群体携手合作、一同满足大众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产物。本文首先提出经典"代读"这一概念,探讨了它的缘起和走向,肯定了其价值存在的合理性。其次指出当下的经典"代读"存在着文化上的缺失:一是受众出于对文化的渴求,被动接受学者对经典的解读,导致自主阅读的角色缺位;二是媒体受商业利益驱动,以至于文化策略运用失当,文化角色定位偏移,出现角色越位;三是学者受制于大众强势媒体的导控,由文化理想的导航者变为大众趣味的迎合者。面对这一状况,聚合大学、公共图...
-
作者:陈光中(1);赵琳琳(1)
作者单位:(1)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北京100088
摘要:国家刑事赔偿制度是一项重要的人权保障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实施十多年来暴露出许多问题,亟待立法修改加以解决。在归责原则上,应创立以结果责任原则为主、违法责任原则为辅的原则框架。在赔偿范围上,应适当扩大,将超期羁押、错误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轻罪重判案件等增加纳入赔偿范围,并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赔偿程序上,将赔偿义务机关与侵权行为机关分离,由特定的赔偿义务机关支付赔偿金;简化确认程序并与协商相结合,取消复议程序,引入听证程序,增加申诉程序。
-
作者:孙宪忠(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20
摘要:中国1992年明确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制定民法的工作,现在有必要对于民法立法技术层面的问题予以认真的思考。中国一百多年之前变法时,就已经引进了潘德克顿法学,以后还按照这一科学方法编制了自己的民法典。但是此时只是继受了潘德克顿法学的外在制度体系,即立法规则和语言体系;而没有继受其内在体系即思想体系,也就是支持这些制度体系的近现代法律人文主义思想。在上个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引进苏联法学之后,中国法对于民法人文主义思想和技术规则不但没有积极理解,反而采取批评的态度,以至于民法的规则体系被摧...
-
作者:吴晓明(1)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摘要:历史事实只是在社会现实中构成并通过社会现实而显现出来,历史科学的真正任务就在于切中并把握社会的现实,并从而揭示历史事实本身的客观意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基本答案从根本上来说不仅远未被超越,而且理应成为真正科学的历史学——批判地检审其前提的历史学——赖以取得积极进展的实际开端。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核心、从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根本要义就在于:充分而彻底地把握住客观的社会现实,并在此基础上来描述人类的历史运动,来理解各种各样的历史事变和历史现象,并内在地包含着具体化的实行——它必须或者通达或者...
-
作者:肖鹰(1)
作者单位:(1)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100084
摘要:一个世纪以来,人们普遍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天才观",作为王国维诗人观的根源,从而产生了严重的误解。这既影响了对王国维诗学革命内涵和意义的正确认识,也影响了对中国新诗学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理解。王国维在20世纪初首次将西方的"天才论"引入中国,而他的"天才"诗学观主要受到席勒人本主义诗学观的启迪,并吸收了中国传统诗学"胸襟"、"自然"等要义,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而成。这是一个以人性自由和完善为主旨的人本主义理想追求,与中国现代诗学革命和文化转型的主旨也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