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早春(1)
作者单位:(1)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四"文学编辑部
摘要:本文认为,在鲁迅研究中,"从进化论到阶级论"这一长期被沿用的结论,只是强调了鲁迅受外来思潮影响的方面,忽略了事物变化的内因。鲁迅一生虽然经历了前后期思想的变化,但变化中有其相承相同的思想,即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他的这一思想是不断深化和丰富的,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本文着重从这四个阶段的思想分析中,论述鲁迅思想的基本内容,探求鲁迅思想内在发展的轨迹。
-
作者:王树五(1)
作者单位:(1)云南省历史研究所
摘要:布朗族是一个居住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的少数民族。它有着古老的历史,但解放前经济十分落后,大部分人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这里发表的这篇调查报告,对西双版纳布朗山布朗族原始宗教的各种表现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剖析和探讨,从中可以了解布朗族解放前的社会历史面貌,窥见古代宗教的发展规律。
-
作者:张友渔(1)
作者单位:(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委员会
摘要:本文论述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若干问题,认为:只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只有社会主义法制得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才有保障。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之一,社会主义法制在保护人民,打击敌人,组织经济,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等方面,担负着广泛的任务。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法制的重要作用应是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本文从立法角度对修改宪法与加强经济立法提出具体建议,着重指出,当前急待解决有关企业地位的立法,以及有关集体经济和国家允许经营的个体经济的立法问题。文章并认为,必须...
-
作者:龚志成(1)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中文系
摘要:吴桂藩同志在《论思维和语言的起源》一文中判定:"思维和语言既不是同一事物的‘内核’与‘外壳’,语言也不是思维存在的凭借或工具,这在没有语言的幼儿和哑人中可看到充分的证据。"这样的结论未免失之笼统和偏颇。人的思维分两部分:低级思维(直观思维);高级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
作者:石汝祥(1)
作者单位:(1)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
摘要:本文作者不同意把生物进化论看作是前期鲁迅世界观的标志。本文认为,鲁迅前期思想在认识论上是唯物主义的,而且是以实践的观点为其特点。他始终用革命的实践来校正和发展自己的思想,以适应革命的客观需要。在方法论上,鲁迅是掌握了辩证法的,他辩证地看待社会历史的发展,认识到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在发展中的作用,并客观地摆正了自己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作者认为,鲁迅前期已经开始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某种结合,说明了鲁迅思想的前期向后期发展的必然性,以及他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沿着这一条发展线索进向完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作者:陈胜昌;张泽厚
摘要:经济结构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是近两年才开展起来的。这个讨论紧密结合了经济结构的调整的需要,时间虽短,收获不小。现将讨论的主要问题和不同意见,综合介绍如下。一、经济结构的涵义和研究方法 1.什么是经济结构传统的看法,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研究的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国民经济结构。马洪认为:"所谓经济结构,就是国民经济有机整体中各个方面、社会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质的组合与量的比例。"这个概括,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在解释经济结构的研究范围方面,存在着宽派和窄派两种不同的意见。宽派认为。
-
作者:魏盛鸿(1)
作者单位:(1)新疆金融研究所
摘要:近读《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三期刊登的刘光第同志的《论纸币和黄金的联系》一文,对文章钦佩之余,感到颇有难以苟同之处。今不避浅薄,就管见所及,仅对该文的论证方式提出商榷意见,请刘光第同志教正。刘光第同志在论证纸币和黄金的联系时,一个缺陷就是混淆了货币和黄金的概念。
-
作者:陈德敏(1)
作者单位:(1)重庆大学马列主义理论师资班经济学专业
摘要:张薰华同志在《试校〈资本论〉中某些计算问题》(见《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年第三期)一文里,指出《资本论》第二卷第二篇第十五章《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中第三一二页的数字是不确切的,并提出了校正意见。他认为:书中此处论述的后一种场合应是5(1/2)×900=4950镑(而不是马克思写的5(1/3)×900=4800镑)。这样,与前种场合的6×800=4800镑相比,就不能说"都是一样的"。
-
作者:刘录开(1)
作者单位:(1)北京商学院
摘要:我看了《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年第二期上冯建辉同志写的《我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考察》一文后,一方面感到很受启发,另一方面又觉得某些观点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某些事实也有出入。现仅就闽西起义与六霍起义的领导人与时间问题,提出两点更正意见。一、关于闽西起义的领导人和起义时间问题: 冯建辉同志的文章在列举一九二七年八月到一九二九年底相继爆发的各次武装起义时,称:"邓子恢、张鼎丞、郭滴人领导的闽西起义(一九二八年三月)"。
-
作者:汤一介(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哲学系
摘要:本文认为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体系是研究中国哲学史的重要任务,它是揭示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根本途径,为此作者提出了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的构想。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体系必须对概念、范畴的涵义作科学的分析,要看到概念、范畴涵义的发展和其间的相互联系,并应对中外哲学概念、范畴进行比较分析。此外,本文还对范畴是否应成对、构成范畴体系的标准以及文章中提出的"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是否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和水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