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玉兰(1);骆寒超(1);
作者单位:(1)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古诗今译的成果触目可见,然而鲜有能接近原诗之情致韵味者,因之大有研究探讨之必要。通过语言的转化和形式的移植来传达原诗的意境是古诗今译的使命。就语言而盲,古诗与新诗的本质差别在于,前者采用点面感发式的语言体系,后者则采用线性陈述式的语言体系,它们分属隐哈和分析的语言。古诗今译应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持古诗原有的语言体系特色,而形式移植包括节奏表现与格律形态的转化,是诗歌音乐美和体式美的体现。古诗今译的上述原则对未来新诗的诗体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作者:王志刚(1);龚六堂(2);陈玉宇(2)
作者单位:(1)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
摘要:本文选取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间生产效率演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1978—2003年分省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1)东部地区的生产效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和西部。(2)各地区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地区间差异基本保持不变。(3)国有化程度和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对生产效率有负面影响。出口占GDP的比重、初始人力资本对生产效率有正面影响。(4)国有企业比重、财政支出比重和出口比重越高,生产的不确定性越高。初始人力资本存量越高,生产的不确定性越低。相对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生产不确定性较高,西部较低。(5)...
-
作者:郝大海(1);李路路(2)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以有关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转型的学术争论为出发点,进一步从理论上审视中国经济转型过程,特别强调“区域差异改革”和“国家垄断部门”两种策略的影响。同时,作者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GSS2003)的资料(城镇部分),通过构建收入的区域差异模型,估计包括国家垄断部门在内的变量对个人收入的不同效用,全面刻画出在经历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社会转型之后,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模式及其变化趋势。
-
作者:刘志彪(1);吴福象(1)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一体化水平持续上升。对此虽然可以利用引力模型加以说明,但其解释力是有限的。本文在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一体化进行统计描述和计量检验的基础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体的贸易竞争状况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经济体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贸易量越大,贸易一体化程度也越高。通过各种因素的传导,经济体的出口竞争能力增强,生产非一体化程度有所提高。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则进一步表明,生产非一体化和出口专业化是贸易一体化的原因,而资本化程度既是贸易一体化的原因,也是生产非一体化的原因。
-
作者:赵进文(1);黄彦(2)
作者单位:(1)东北财经大学统计系国民核算研究中心;(2)东北财经大学统计系
摘要:本文利用前瞻性经济结构和非二次福利函数方式设定的目标函数,测定了中国的最优非线性货币政策反馈规则。在央行非对称性偏好和非线性反馈规则的模型设定框架下,利用非线性广义矩估计方法(NLGMM),对央行最优化一阶条件(Euler方程)的约简式和结构式同时进行了估计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1993年至2005年间,央行存在非对称性政策偏好,货币政策反馈规则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实际造成了中国存在通货膨胀的明显倾向。
-
作者:李恒威(1);黄华新(1)
作者单位:(1)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国家创新基地
摘要:认知动力系统理论是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继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之后,认知科学中一种快速发展起来的理论。动力主义和符号主义之间的一个基本分歧就是关于表征在认知中的作用问题的争论。物理符号主义假设认为符号表征的计算对于认知是充分和必要的,一些持强耦合观点的动力主义者认为表征对于认知系统是不必要的。作者从认知发展着手,将认知发展区分为感觉运动、意象表征和语言表征三个水平,认为表征对于认知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因为种系演化和个体发育中存在一个非表征的认知时期;但是作者也反对动力主义中完全否定和反对表征的强耦合观...
-
作者:赵义山(1)
作者单位:(1)佛山大学文学院
摘要:从晚明以来,人们多以嘉靖前后为界,把明散曲发展史分为前后两期;或再将“前期”一分为二,构成前、中、后三期;这两种划分都较粗略,难以清晰地揭示明散曲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作者在进行明散曲作家个案和群体研究的基础上,考察明代社会文化、时代思潮等相关因素,认为明散曲的发展演变可分为过渡期、低落期、复兴期、鼎盛期、继盛期等五个时期,并论述了各个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以及这样划段分期的理由和意义。
-
作者:廖楚晖(1)
作者单位:(1)云南财贸学院
摘要:本文将物质资本分为私人资本和公共资本两部分,并将其与人力资本一起引入到一个AK类型的经济增长模型中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私人资本具有互补关系,而与公共资本具有替代关系。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本对物质资本的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作用是不同的,经济增长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政府主导型特点。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力度,适当减少公共资本投入,提高私人资本的经济份额及其产出效率,以解决我国现阶段私人投资粗放增长、效率低下的问题。
-
作者:甘绍平(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摘要:在一个价值观念日趋复杂化与多元化的时代,应用伦理学的任务与其说是追求道德真理,不如说是寻找道德共识,也即通过理性的论证来赢得大多数人道德上能够接受的有关伦理冲突的解答方案。因此,应用伦理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对具有不同价值诉求的各种论证方法进行综合对比,并为对它们的应用做出论证。通过对功利主义、契约主义、德性论、责任伦理、形式化的道德法则等各种论证方式的分析,文章认为,任何单一的伦理学理论都难以在应用伦理学的平台上占据统治地位。而人权原则则是各种伦理学理论共同的道德视点,它构成了应用伦理学进行道德论证的惟...
-
作者:冉昊(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摘要:两大法系法律的实施各自形成了完整系统,按照调整对象—法律载体—法律适用方法—核心出发点这样的主线,大陆法系表现为:权利类型—抽象规范—法典(既定条文)—请求权基础—个人意思;英美法系表现为:具体对象—裁判规则—法官(正义直觉)—关系类推—整体关系。整体关系的思想相较于个人意思,在现代社会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但二者自有特性,并无高下之分,只是为不同的时代需要而产生,并不断发生着历史的优劣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