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江(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北京102488
摘要:在中国古代,"理"与"性"作为确定的单音字是各自独立使用的,在文字与语义学的意义上,其能指与所指,与作为整体概念的"理性"语用差异甚大。中国之理,是实践理性之理,乃实践智慧的直观表达;西方之理性,是理论理性之理,乃理论智慧的逻辑表达。中国的性观念,严格区分了人性与生物性之界线,性观念中所包含的理与德,更重要的是它所容纳的伦理及价值意义,彰显了人类自觉的道德追求。中国古代之性,当为伦理之性。中国古代"理"与"性"的辨析,中国古代理与当代理性的辨析,为阐释学理论与体系构建提供一条新的线索。重东方理之本义,阐释由性而起,据理而...
-
作者:金碚(1)
作者单位:(1)不详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①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对经济发展阶段转变的重要判断,不仅昭示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指出这个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崭新使命,而且提出了重要和紧迫的理论需求———为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提供新的思想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发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②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经济发展质量...
-
作者:洪银兴(1)
作者单位:(1)不详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创立时就被赋予了时代特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新时代,同样赋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新的时代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式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传统教科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翻版。
-
作者:高培勇(1)
作者单位:(1)不详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进程,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呈现了一系列大不相同于以往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既是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使然,更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物。正是立足于这些变化,我们才能成功驾驭中国经济发展大局,中国经济也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始终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
-
作者:闫坤(1)
作者单位:(1)不详
摘要:党的十九大宣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征程的行动总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目标和途径。
-
作者:刘伟(1)
作者单位:(1)不详
摘要: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特别是,“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重大意义。”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新时代的历史特征和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新发展理念,指出了我国社会经济到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
-
作者:高世楫(1);李佐军(1)
作者单位:(1)不详
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中国遵循新发展理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为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建...
-
作者:胡全章(1);关爱和(1)
作者单位:(1)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开封475001
摘要:晚清至五四时期发生的中国文学变革,语言范式的转型具有关键的本体性和标志性意义。晚清时期,梁启超通过改良文言和化雅向俗的努力,创造出文白杂糅、中西兼采、富有思想张力、笔锋常带情感的新文体,促成中国文学体系和书面语的近代变革。五四时期,胡适、陈独秀推白话文学为正宗,通过改良白话和化俗为雅的努力,创造了适应现代人表情达意需求的新文学和语体文,确立现代白话文学的新文统。晚清言文杂糅的新文体和"五四"言文合一的白话文体,构成了中国文学和书面语现代化演进过程中先河后海的自洽性链接。
-
作者:岳经纶(1);范昕(1)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州510275
摘要:近年来,中国儿童"照顾危机"日益凸显,为儿童、妇女、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儿童照顾政策的梳理发现,我国儿童照顾政策体系经历了"建构—解构—部分重构"的变迁过程,并在党的十九大后进入重构的关键阶段。为有效应对人口结构和人口政策变化、社会经济转型、家庭变迁等多重因素带来的"照顾危机",应该重新认识儿童照顾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获得感增强的重要作用,建构由国家、市场、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普惠的儿童"混合照顾"体系。
-
作者:杨登峰(1,2)
作者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2)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南京210023
摘要:行政改革试验授权是介于立法授权与行政授权之间的一种新型授权制度,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行政改革试验授权决定包含"暂调或者暂停部分法律的适用"和"将该决定授予特定试验主体实施"两个方面的内容。本质上,前者是法律施行力的中止和新试验法的制定两种因素的有机组合,不属于法律修改;后者是类似于行政特许的立法特别授权。作为一种公权力的行使方式,行政改革试验授权应当遵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设定的程序要求,且不得逾越现代法治诸原则设定的表达形式界限和实体内容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