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程雷(1,2)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2)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研究人员北京100872
摘要:大数据侦查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存储于网络与计算机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收集、共享、清洗、对比和挖掘,从而发现犯罪线索、证据信息或者犯罪嫌疑人。大数据侦查主要包括目标驱动型、比对驱动型与事件驱动型三种行为样态,在犯罪预防预测和犯罪侦破领域均有实践应用。大数据侦查对一些基本权利和法律价值构成挑战,有必要对其进行法律控制。然而,传统的法律规范框架存在滞后性,对大数据侦查的法律属性界定模糊,区分数据内容与元数据具有局限性,侦查启动门槛虚置,已然犯罪与未然犯罪界限模糊。对大数据侦查进行法律控制,可采取侦查规范和数据规...
-
作者:王诗宗(1);杨帆(1)
作者单位:(1)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杭州310058
摘要:基层政策执行是中国治理实践的重要环节。已有研究从行政控制的角度分析了政策目标异化或执行偏差的形成原因,或从政策动员的角度,探究非正式制度对政策过程的影响,但这两种视角均偏好静态或片段式的分析,且将主要研究范围限制在科层内部,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政府对社会的动员。实际上,中国当代的基层政策执行已经与基层社会治理形成了彼此嵌套,层级控制与社会动员也可能相辅相成。案例研究表明,基层政策执行者可依据行政控制和社会动员能力的强弱组合形成不同的动员策略;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层级控制与社会动员之间、政府科层与基层社会之间的...
-
作者:隋岩(1)
作者单位:(1)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北京100024
摘要:受众主体地位提升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高度组织化的大众传播在媒介格局中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尤其是高度链接化的群体传播,共同形成复杂的传播新环境、新格局,并引发了信息生产方式的变革,催生出一个"人人都能生产信息"的互联网群体传播时代。群体传播充分满足了普通个体认知的社会化互动交流和情绪的社会化感染,普通个体情绪、个体认知的社会化传播成为传播新环境、信息生产新方式中的突出现象。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大众传播时代以传者为中心的线性传播模式,构建了一个以网民和链接关系为根本要素的网络传播结构...
-
作者:刘进宝(1)
作者单位:(1)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杭州310028
摘要:丝绸之路"一词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提出的,主要是指中国长安与中亚之间的交通往来路线。在中国国内正式出现"丝绸之路"的名称前,曾使用过"绸缎之路"、"丝路"、"贩丝之道"、"丝绸路"等简称或代称。1943年2月24日的《申报》首先使用"丝绸之路"一词。随后其概念不断深化,出现"沙漠路"、"绿洲路"、"草原路"等支线,还有以交换物品分类的"玉石之路"、"香料之路"、"皮毛之路"等。虽然"丝绸"不是整个历史阶段中西贸易的大宗商品,"丝绸之路"也出现了多种称谓,但还没有哪一个称谓或名称能够替代"丝绸之路"。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
-
作者:宋莉华(1)
作者单位:(1)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上海200234
摘要:西方汉籍目录的编纂与中国文学的西传几乎同步,是早期西方学界建构中国文学知识谱系的重要途径。它将中国文学纳入西方学科体系,小说、戏曲、民歌等文类作为"文学"分支,文献意义得到肯定,学术地位得到提升。中西不同文学传统在汉籍目录中交汇,导致文体错位、文体概念并用、术语交叉混用等现象发生。中国原有文体概念在与西方文体对应过程中,外延被缩小或扩大,同时被植入西方内涵,转换生新,演变为现代文体概念,体现了中西文体之间的相互对话与改造。考察西方汉籍目录与近代中国文学分类的历史生成与文体重构,有助于厘清近代中国文学演变的...
-
作者:邓安庆(1)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摘要:黑格尔是最早把现代性作为问题来思考的哲学家。他通过对现代市民社会危机的剖析,基于自然法来形塑"伦理性"国家,以解决市民社会本身无法解决的困难,从而构建起一种不同于一般"社会正义论"的"国家正义论"。但是,在西方主流正义论话语中,黑格尔的"国家正义论"一直没有得到承认。德国著名哲学家霍耐特为改变这一状况,致力于"黑格尔法哲学再现实化"的系统工作。其意义应予充分肯定,但其路径却颇值得怀疑。如果不从黑格尔法哲学的文本阐释出发,不遵循黑格尔法哲学的"形而上学"框架,黑格尔"正义论"将"国家"视为自由与正义这一伦理理念之现实化...
-
作者:皮勇(1)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武汉470072
摘要:新型网络犯罪是网络犯罪的新发展,遏制网络犯罪必须打击新型网络犯罪。但由于其不同于传统犯罪,具有"积量构罪"特征,刑法相关规定的适用遇到困难,按照实质预备犯、帮助犯相关理论解释难以实现理论自洽。新型网络犯罪立法是回应网络犯罪新变化的正当性立法,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特殊犯罪方法和限定犯罪危害量的情节要件是其满足刑事违法性和刑罚可罚性条件的关键。新型网络犯罪行为本身的社会危害性相比较而言较低,情节要件弹性大,相关司法适用标准不明确,导致适用率低并出现犯罪圈的不当扩张,为了充分发挥新型网络犯罪立法的功效,必须根据其...
-
作者:徐静(1);蔡萌(2);岳希明(3)
作者单位:(1)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上海200433;(2)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北京100081;(3)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摘要:用总收入基尼系数随补贴增加而形成的路径曲线,同时配合最小基尼系数曲线,可以全面地考察政府收入再分配政策效应,衡量补贴的收入再分配效率,弥补以往用MT指数法和基尼系数分解法存在的缺陷。运用新测算方法的结果显示,中国社会保障支出能够缩小收入差距,但其再分配效率不足,且已经超过基尼系数路径曲线的转折点,出现了对部分人"分配过度"的现象。通过调整其分布,可进一步降低居民总收入的基尼系数。
-
作者:时延安(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摘要:惩罚体系是一国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建和完善应从基本政治制度、社会发展状况和现实治理需要进行综合考量。犯罪化与惩罚体系的调整是"一体两面"的关系,犯罪化路径的选择一定意义上就是对惩罚体系的优化方案。现有惩罚体系有其合理性、现实性和历史继承性,应在维持其基本框架的前提下,遵循法治精神,兼顾人权保障的公正价值和社会治理的效率价值,对这一惩罚体系进行调整,即取消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行政法律中的行政拘留,并对这些法律的惩罚类型进行优化,将以剥夺自由为内容的惩罚类型全部纳入刑法。以应否剥夺自由作为区分刑法与规定有惩...
-
作者:蔡昉(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一、引言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