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华生(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本文对解决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问题,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作者认为:抽象掉国家作为社会的正式代表与企业这个创造财富的经济单位之间的关系,国家与企业之间只剩下一种关系,即资金关系或财产关系。由于参与分配的形式完全取决于参与生产的方式,因此,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就唯一地为资金及其量的关系所决定。离开资金及其量的关系,就不可能找到解决国家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分配关系的正确途径。从资金上清算和划分国家与企业的财产关系和理顺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两项基本工程。忽略了前一项工程,是迄今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经...
-
摘要:~~
-
作者:苗和康(1)
作者单位:(1)浙江东阳城关农技站
摘要:读了《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上刊出的《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一文以后,深受启发。作者在该文第一节中对"价值"和"真理"这两个范畴的含义作了明确的区分。他告诉了我们:真理与价值是有联系的,但真理不等于价值。然而在第二节中,作者又认为:"真理""体现了人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事物的客观尺度""的自觉意识","价值""体现了人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
作者:徐咏祥(1)
作者单位:(1)华东化工学院社会科学系
摘要:本文根据普列汉诺夫著作中的大量论述,肯定了普列汉诺夫具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倾向,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倾向的理论根源。文章指出:对辩证法"中介"范畴的片面理解和不懂得实践的能动意义,是造成他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两大缺陷并构成他在历史起点和动力问题上失误的必然原因。
-
作者:骆耕漠(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根据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九章和第十七章中的基本原理,详尽阐述了商业劳动是非生产劳动,它不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本文作者认为,商业劳动中的活劳动和产业中的"V"不一样,它是非生产的,不能形成新价值。它的作用在于减少扣除作为产业和商业总资金分配的产业利润。但商业劳动是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强调发展商业,是为了促进社会生产总过程的顺畅运行,以利"翻两番"宏伟蓝图的早日实现。
-
作者:吕光天
摘要:目前,关于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步深入。少数民族人口的研究是民族学与人口学的边缘课题,这一课题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受到重视。例如加拿大对印第安人部落的人口进行了调查研究和预测,美国对少数民族人口和黑人人口的现状、自然增长、婚姻状况等在进行调查研究,以色列也在开展民族人口、移民和居住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苏联对少数民族人口的研究已逐渐形成一门学科——民族人口学,1977年还出版了专著《民族人口学》(科兹洛夫撰)。一般说来,对于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
-
作者:蔡继明(1)
作者单位:(1)河南大学《资本论》研究室
摘要:王慎之同志在《试论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模式》(《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一文中提出,要以Ⅱ(c=m)>Ⅰ(v=m/x)=Ⅱ m/x作为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公式。这种观点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扩大再生产一般原理的。我们首先把上述公式还原为Ⅱ(c+m-m/x)>Ⅰ(v+m/x),即六十年代初我国经济学界提出的所谓扩大再生产的第二个基本公式。
-
作者:欧阳元松
摘要:这本书出版于1982年,1985年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人民出版社正在重印中。此书从宏观经济的角度,以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列宁《论所谓市场问题》等经典著作为依据.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原理,包括这一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基本范畴和理论体系、列宁对这一理论的发展等;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此书是作者长期从事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一个积极成果。
-
作者:蔡德容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5期刊登了杨圣明、李学增同志《有关消费结构的几个问题》一文(以下简称杨文),读后很受启发,但文中不少观点,笔者觉得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一。
-
作者:艾文华
摘要:最近,中华书局出版了《大唐西域记校注》(以下简称《校注》)。笔者以为,《校注》的学术水平较高,它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故不揣浅陋,试为评介。《大唐西域记》成书于公元646年,是我国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奉唐太宗之诏、根据亲身经历撰写的。唐太宗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西域各国的情况,准备对付和消灭在西域的强敌突厥。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大唐西域记》既不同于法显的游记式的《佛国记》,也不同于义净的专题考察报告式的《南海奇归内法传》,而是一份向皇帝进呈的"西域各国情况报告"。书中详载整个南亚地区和部分中亚地区当时一百三十八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