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温儒敏(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中文系
摘要:本文对王国维文学批评著作的基本内容、特点、历史地位进行了考察。认为他通过接受和运用西方的现代文学批评方法、美学概念,重新评价了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如《红楼梦》《离骚》等,创造性地改造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一些理论,突破了传统文学批评的局限,揭开了中国文学批评由传统向现代转交的序幕,从而奠定了他作为现代文学批评垦拓者的地位。
-
作者:郭世佑(1)
作者单位:(1)湘潭师范学院历史系
摘要:本文认为,史学界长期流行的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只代表资产阶级中下层的利益的观点,是缺乏事实根据的,因而是不能成立的。作者指出,如果就广义的"资产阶级"而吉,从革命党人的阶级属性而论,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可以说是资产阶级,但并非只是中下层;如果就狭义的"资产阶级"即资本京阶级而言,辛亥革命则是一场缺乏这种阶级基础的革命。但不管人们对"资产阶级"一词作何种理解,在确定辛亥革命性质时,则主要看革命的纲领及其实际效果体现了哪个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利益要求;根据这个标准,辛亥革命无疑是一场名...
-
作者:吴元樑(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摘要:作者从各种哲学思潮对当代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的影响、当代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数学方法在社会科学中日益广泛的应用以及当代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在理论和方法上彼此渗透、移植、结合等角度,对20世纪社会科学发展的方法论特征进行了考察,并梳理出其发展脉络和方向。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而提出了为完善和发展社会科学方法论而应该着重研究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了分析。
-
作者:叶南客(1)
作者单位:(1)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提出生活质量是由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生活方式、生活感受四类范畴组成的动态系统。作者依据这一理论假设,根据对苏南地区的大量调查,对80年代末苏南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了综合实证分析与评估,得出了苏南居民"消费水平小康化,消费结构多样化,生活方式丰富拓展,生活感受喜忧参半"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苏南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的指导原则、战略目标及对策。
-
作者:周叔莲(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从搞活企业是要求企业成为有充沛活力的商品生产者这一基本思路出发,首先阐述了国有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具备的一般特征及其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性质。进而提出,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企业,其活力虽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予以概括,但从搞活企业的要求看,最值得重视和强调的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多方面、多方位的竞争力。为此,本文作者通过评介国外学者对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方面,论述了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多方面的因素,诸如经济体制、企业经营机制以及经济结构、经...
-
作者:卫兴华(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拜读了《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刊载的《论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计划与市场》(以下简称《市场》)一文后,感到该文不指名批评拙文的观点,明显地不符合甚至完全违反了我的原意。为了正确地开展学术讨论和争鸣,特作如下辨析。《市场》一文的作者是主张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主张由市场代替计划来配置资源。谁不赞同这种观点,谁就是主张让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论者,谁就是"反对实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作者。为了证明自己所论是有针对性的,文中特别引证了两段话,它们是:(一)"在1981—1982年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讨论中。
-
作者:张琢(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摘要:本文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若干目标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作者论述了科技,经济等11个方面作为现代化目标的意义,列举统计数字说明了在这些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就,从国际比较中指出了尚存在的差距,并就今后努力的方向与相应的对策等表明了自己的见解。
-
作者:何伟(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
摘要:西方经济学对经济政策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洛德·罗宾斯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过去和现在》一书中就曾指出: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与其说是对经济制度机能的一般说明。
-
作者:朱义禄(1)
作者单位:(1)同济大学社会科学系
摘要:几年前,看过一篇介绍日本学者小野泽精一等人的《气的思想》的书评,阅后疑窦顿生,何以在气的故土上这类专著尚付阙如而让东瀛捷足先登了呢?如今可以稍解遗憾的是。
-
作者:宋涛(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70多年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尽管有挫折和失误,但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举世瞩目的。现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改革和开放的新阶段,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推动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发展的过程构成了一部实际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过程,并进行科学的总结,是中国经济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光荣任务。为此,近年来,我曾多次倡议经济学家们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最近,我高兴地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