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德信(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摘要:本文认为,《剑桥中国史》第7卷(中译本名为《剑桥中国明代史》)的出版,对于西 方读者了解中国的过去,是有功绩的。它也给中国读者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窗口,可借以了 解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历史的状况。剑桥史的编著模式,是在主编指导下,各位专家学者分 别撰写有关章节,最后合编于一部书中。由于主编者和撰写者从总体掌握到具体史实的掌 握存在差异,就影响到了一部历史著作的成败与得失。《剑桥中国史》第7卷表现出的问 题是:章节的设置缺乏内在的联系,既不表示历史发展的阶段,又无充分史实的根据。在 史实叙述上,前后重复,轻重失调。 本文具体提...
-
作者:陈新汉(1)
作者单位:(1)上海财经大学马列部
摘要:认识论是研究知识的科学,因此,人们常常把认识论称为知识论。宗豪先生独辟蹊径,对于知的反面——“无知”,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了探索,开拓了认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仔细阅读全书,以下四个论题是独有新意的。 一、无知是认识活动中的一个客观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知总意味着愚昧、落后、缺乏教育和文化道德修养。而作者把无知放在认识论的视野里进行审视,认为无知不是什么“作恶的力量”、“肮脏和邪恶影响的根源”,无知就是“知识缺乏”。
-
作者:沈定平(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摘要:本文对《剑桥中国明代史》进行了全面的评述,认为它是西方学术界全面阐述中国明代政治史的开创性著作,其特点为:它是一部泛明代的历史,体现了西方的史学理论和方法,是西方学者多年来研究明史成果的总结。贯穿全书的基本线索,一个是把明代政治史的研究和探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社会价值与延续性结合在一起;一个是着力于明朝权力结构、功能及其运转机制的探求,特别是对皇权、内阁和宦官的考察。明朝与国内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国外的交往,也是该书阐述的重点。 本文强调,该书把明史作为世界历史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以及着意揭示历史人物心...
-
作者:杨英杰(1);沙宪如(1)
作者单位:(1)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
摘要:李衡眉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古代婚姻史的研究,其论文汇粹《中国古代婚姻史论集》(以下简称《论集》),近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使读者得以比较集中地了解他在这一领域中的学术思想和贡献。《论集》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精审辩驳,推陈出新。《论集》带有强烈的辩驳色彩。作者本着恩格斯所倡导的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重新研究全部历史”的精神,对传统的陈说或时贤的观点,大胆质疑,力求矫正前失。
-
作者:任俊生(1);张维达(1)
作者单位:(1)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然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如何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面临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王克忠教授专著《论商品型按劳分配》一书,是在新的条件下对按劳分配作出系统研究取得的一项新成果。该书有二个突出特点:一是理论性。
-
作者:尤中(1);周嘉佩(1)
作者单位:(1)云南大学档案学系
摘要:《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一书共分七个部分,由白寿彝教授关于国家与民族、民族史、宗教史等方面的论述和他于50多年前在西北和西南地区社会调查的记述组成。 白寿彝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民族和民族史的研究,在有关的重要问题上均提出具有科学价值的观点,形成一家之言,尤其是民族关系史研究中重大理论问题的论述,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均有较大的影响。在《论集》中,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民族关系史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论述,见解独到,给人以启迪。在此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谈体会。
-
作者:苟志效(1)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近十年来,符号学研究在我国已成为许多人涉猎的对象。但总的说来,我们的研究视野仍嫌偏窄,论域也较少开拓创新,成果零散而不系统,往往不能反映国际上学术同行在现时代条件下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李幼蒸先生的《理论符号学导论》一书的问世,不仅改变了以往我国符号学研究的落后状态,而且显示了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真正实力和学术水平。 《理论符号学导论》一书,运思气度恢宏是其第一个特征。所谓运思,主要是指作者在建构自己学术思想体系时所采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于如何展开自己的思想体系,李先生采取了全方位、多角度、大场景远观与逐...
-
作者:杨知勇(1)
作者单位:(1)云南民族学院
摘要:80年代以来,我国的宗教文化研究在经历了多年停顿之后得以正常进行。由于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领域都有待开辟。其中,对于当今少数民族中活生生的宗教文化现象的调查研究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云南学者杨学政等人主编的“云南宗教文化研究丛书”中的《原始宗教论》、《宗教美术意象》、《火塘文化录》三本书就做了这样的工作,它们对于云南的有关宗教文化现象进行了调查整理、解释分析和一定的理论抽象,其选题具有开拓性,所载丰富的经验材料更值得珍视。
-
作者:《中部六省发展战略与发展政策》课题组;郭红军(1);董天锡(2);王清晨(1)
作者单位:(1)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室;(2)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室
摘要:本文从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性关联的视角着眼,考察了中部6省区域经济的特点、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本地区具备的条件和全国发展的需要,提出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式、指导方针和政策建议。文章评析了目前广泛流行的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出它们虽各自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准确详备,因而不足为训;主张各区域均应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追求全国生产力最佳布局和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充分发挥自身发展潜力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互补。
-
作者:《中国私有企业主阶层研究》课题组
摘要:本文用全国首次私有企业抽样调查的大量数据,描述了我国私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私有企业主阶层的群体特征。文章还就私有企业发展及私有企业主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协调等作了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