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景天魁(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焕发了我国学术界的理论探索和创新的热情,新的理论创造在不断地酝酿。与此同时,随着站在实践前沿的负责干部队伍的理论素质的提高,也开始见到来自这个方面的优秀学术成果。钟阳胜的《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一书,就是发自厚实经验基础的理论升华,具有开生面、开风气的启发意义。 一、从实际经验出发,回答时代性课题。 当代社会的一大主题是发展,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经济增长。当代经济增长的特征是什么呢?该书认为:“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到90年代,乃至下个世纪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时代特征就是...
-
作者:魏良弢(1)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历史系
摘要:编辑工作在我国源远流长,如果从孔夫子编辑“六经”算起,至今已有二千余年;而且历史上和 当今的许多大家,有的曾经或正在从事编辑工作,有的出身或发轫于编辑工作,所以学界公认“编辑有学”。然而时至今日,编辑作为一个现代的学科专业还未建立起来。谓予不信,请查一下国家学科专业目录即可证明吾言不罔。为什么会这样呢?杨焕章深刻指出:“多年来,从事编辑学研究的人很少注意进行方法论方面的反思,以致于一再强调‘编辑有学’,却因未拿出一定数量的能被人们承认的、系统的、理论形态的著作,因而始终未能使编辑学取得它应有的地位。这不能不...
-
作者:刘义昌(1);李霖(2)
作者单位:(1)军事科学出版社;(2)军事经济学院国防经济管理系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对国防经济建设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进而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设计和国防经济融入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出发,探讨了国防经济与市场经济对接的主要环节和主要对策,提出了以调整国防经济结构、有计划地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传统的国防工业、深入进行国防工业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和提高“七种能力”为内容的国防经济建设目标。
-
作者:谭华辙(1)
作者单位:(1)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摘要:本文以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基本理论为依据,紧密结合当代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经济学界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争论的几个焦点问题,阐述了作者的见解。这些问题是:(1)一般生产劳动的概念必须扩大,但不能任意扩大;(2)扩大一般生产劳动概念应掌握的几条原则界限;(3)关于生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的划分;(4)关于社会生产劳动的概念及划分社会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标准;(5)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文章最后,还就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计量问题,表述了个人的基本观点。
-
作者:丁炳烋(1)
作者单位:(1)韩国光州市朝鲜大学
摘要:本文评述了韩国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历程。韩国的产业经济学起源于欧美的产业组织论。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经济中的战略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学者们结合这种产业变化,从个别产业的研究逐步扩展到产业组织的研究,促使产业经济学有了长足的发展。文章还评述了各阶段、各研究方向的重要学术成果;介绍了有关的代表学者;指出了韩国产业经济学今后的课题及研究方向。
-
作者:赵剑英(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毋庸讳言,一段时间以来,在对辩证法的理解上确实有简单化、公式化甚至庸俗化的现象。从学术成果上看,与认识论、价值论领域取得许多重要进展相比,辩证法研究似乎成了一颗谁也不爱啃的“酸果”,成为一个薄弱的领域。然而,当我读完艾丰同志的新著《中介论》后,我却获得了多年来少有的理智上的愉悦感和解放感。书中许多新鲜的观点、提法及其论理的方式,似一股清新的风,令我因对辩证法一直不济的遭遇而忧虑的心情为之一振,我顿时感悟到辩证法的真面目,看到了辩证法发展的希望。
-
作者:刘彦成(1)
作者单位:(1)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摘要:杨天石同志的《寻求历史的谜底——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人物》一书,对近、现代史上许多众说纷纭、扑朔迷离的问题作了深入的、科学的考察,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的疑案,是一部材料确凿、剖析、细密、立论新颖的学术著作。同时,由于行文畅达,结构巧妙,文采斐然,若干情节曲折生动,又是颇具吸引力的历史读物。 一、钩沉探秘,多有发现。历史多奥秘。除了公开的活动外,历史上的许多活动都是私下进行的,具有极大的隐秘性。但是,此类活动又往往反映历史人物的真实思想和性格,甚至影响历史进程,不加以揭示,就无法清晰地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本书作者为了...
-
作者:黄治正(1)
作者单位:(1)湖南出版社
摘要: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著作言简意深。他一生著述不多,代表作是《太极图说》和《通书》。前者仅有249字,后者也只有2832字。然而这简短的著作,却蕴含着一个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体系。南宋朱熹订正周著文字,并为之作注,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周敦颐的主要观点作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解释,使之成为程朱理学的理论基础。 从朱熹至今八九百年间,学人对周敦颐的哲学思想争论不已。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云:“宋五子中,惟朱子著书最少,而诸儒辩论,则惟朱子之书最多。” 梁绍辉所著《周敦颐评传》,是数百年来周子学术研究的总结性著作。它对周敦颐生活时...
-
作者:陈俊杰(1);穆光宗(2)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
摘要:为了实现对农村人口的有效控制,关于农民为什么要生育的解释是一种前提性认识。已有的解释如“效用最大化”、“风险最小化”以及“社会—文化”等解释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局限。作者从人不仅是“经济人”、“社会人”,也有对于终极价值追求的认识出发提出,农民的生育需求是一个有着一定内在层次组合的结构化动机体系,如果循着由抽象到具体、由内隐到外显的顺序,它们依次为终极意义需求、情感需求、继嗣需求、社会性需求、生存性需求。篇末,作者还就工业化引起的农村社会变迁对这些需求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
作者:慈鸿飞(1)
作者单位:(1)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通过大量文献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本世纪30年代中国镇集的总数和2千人口以上的镇的数量提出了明确肯定的估计;并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代镇集情况的对照分析,论证了近代中国镇集经济迅速发展这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