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玉(1)
作者单位:(1)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摘要:在价值哲学一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中,各国学者对价值哲学理论作了多方面的探讨,但在价值本质、价值评价、价值与事实的关系等问题上,长期争论不休,未得到正确的解决。本文认为,邓小平从60年代初开始,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思想运用于哲学价值领域,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本质,解决了价值评价的客观性问题及事实与价值的统一问题,并坚持价值多元性与一元性辩证统一的思想,为价值哲学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使价值哲学从探索、迷惘走向科学。
-
作者:张西平(1)
作者单位:(1)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阐述了卢卡奇浪漫主义哲学思想的来源、基本内容及其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并以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为依据对它进行了分析、评判,认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是以多数人的牺牲为代价而显示其巨大的历史进步性的,卢卡奇对工业文明的批判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理性所造成的危机的反映。在这一意义上,卢卡奇的浪漫主义哲学至今仍有其深刻的一面;而其不足之处在于它没有看清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这个复杂的矛盾体,把批判的矛头仅针对科学而忘记了导致危机的社会根源。在这一问题上,卢卡奇与马克思的区别在于:前者因现实的苦难就否认了现实的...
-
作者:江瑞平(1)
作者单位:(1)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
摘要: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化《中国现代化导论》,刘永佶著。40万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责任编辑:任文京。一般认为,现代化研究始于60年代,源于西方,是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伴随对西方社会科学的引进和介绍,现代化...
-
作者:王列生(1)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中文博士后流动站
摘要:本文认为,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下,民族文学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既超越“自律”也超越“他律”,从而在“共律”状态中实现“内聚”和“外纳”的文化积淀,既着力于“外倾性整合”也着力于“内倾性新构”,从而在“竞争”格局中获得“言说优势”。“民族性”和“世界性”已跨越古典时代的意义,这一关系已转化为“分工”和“优势”,所以,民族文学的建设与繁荣,也就必须寻求新的理想形态。本文学理性设定的所谓“万向自转模式”
-
作者:何中华(1)
作者单位:(1)山东大学哲学系
摘要:阿拉伯哲学意蕴的再揭示《阿拉伯近现代哲学》,蔡德贵、仲跻昆主编。23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责任编辑:牛其贞。《阿拉伯近现代哲学》是继蔡德贵先生于1992年出版《阿拉伯哲学史》之后,我国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成果,是对阿拉伯哲...
-
作者:王士录(1)
作者单位:(1)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
摘要:揭开泰族起源之谜《泰族起源问题研究》,陈吕范著。27.8万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出版。责任编辑:侯瑞云、李惠铨、刘钦、李向阳。陈吕范教授的《泰族起源问题研究》的出版是国际泰学界的一件大事,它起到了拨开历史迷雾改变泰国历史教科书内容的作用,所以...
-
作者:李治亭(1)
作者单位:(1)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摘要:中国史研究的重要开拓《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周远廉主编。250余万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责任编辑:欧薇薇。近20年来,我国史学界掀起了空前的研究热潮,诸如各种版本的中国通史、断代史、各类专题史,包括名目繁多的典籍整理,林林总总,难以计...
-
作者:温纯如(1)
作者单位:(1)安徽大学哲学系
摘要:完整阐明费希特思想的历史地位《费希特耶拿时期的思想体系》,梁志学著。18.9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责任编辑:冯春凤。怎样看待费希特思想体系的历史地位,是研究西欧近代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乃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多年...
-
作者单位:(1)国家土地管理局保护耕地专题调研课题组
摘要:本文根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详查初步汇总数据,以及对部分城市和地区的遥感资料所进行的研究分析,反映了近年来我国耕地变化的基本情况,探讨了我国耕地供求的中期发展趋势。文章揭示了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同时表明集约用地还有巨大的潜力。
-
作者:高尚全(1)
作者单位:(1)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摘要:本文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在所有制问题上超阶段的认识和实践,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决定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条件。股份制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效的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是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形式,有利于劳动者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国有经济应从战略上调整布局。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