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春时(1)
作者单位:(1)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厦门361005
摘要:由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历史任务的延续,新时期以前近30年的中国文学思潮是带有革命古典主义倾向的"革命现实主义";新时期文学思潮是争取现代性的启蒙主义;而后新时期则产生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多元化的文学思潮,这些文学思潮具有反思现代性的特质。由于中国现代性的未完成性以及中国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反思现代性文学思潮未能获得充分的发展,而是具有含混性、幼弱性等方面的特征。
-
作者:张茂元(1);邱泽奇(2)
作者单位:(1)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广州510631;(2)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871
摘要:1860—1936年的近80年间,长江三角洲在技术、资本、管理等经济条件均有极大优势的条件下,其机器缫丝业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珠江三角洲。通过对机器缫丝业发展相关因素的研究发现,长三角机器缫丝工厂没有建立在蚕茧原料供应地,蚕农为了保持自己从家庭缫丝中获得的利益而不愿意出售蚕茧,从而导致长三角地区机器缫丝业因缺乏原料而发展迟滞。珠三角在引进机器缫丝技术之初则通过对技术的退步性改良使丝厂落户乡村,将蚕农直接卷入技术进步和技术应用的红利分配中。由此,技术应用活动成败的关键不在于社会结构或文化是否构成阻碍,甚至不在于技术...
-
作者:纪宗安(1);崔丕(2)
作者单位:(1)暨南大学副校长兼华侨华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广州510632;(2)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广州510632
摘要:日本政府和国策会社对南洋华侨的调查,是日本军国主义"南进"政策发展的产物。"南洋华侨调查"的主要事项及其政策建议表明,这一长期而庞大的调查活动是以解决日本在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所面临的深刻矛盾为中心而展开的。"南洋华侨调查"不仅为日本政府制定对南洋华侨政策、对华政策、对东南亚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基本参考资料,而且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日本政府的重要决策。
-
作者:朱佳木(1,2)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2)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北京100009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和国领土范围内社会及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历史。从经济社会发展道路或目标模式的角度来观察,国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时期,其主线至少有三条。研究国史,需要明确现代史与当代史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它与中共党史的关系。认清什么是国史的主流,关键在于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的历史,特别是那段历史中发生的失误和错误。国史研究具有较强的阶级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但这并不必然削弱它的学术性、科学性。国史研究除了具有史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传承文明、咨政育人的功能外,还有"护国"的重...
-
作者:张明楷(1)
作者单位:(1)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100084
摘要: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争论具有重要意义。行为无价值论的主要缺陷在于:强调犯罪的规范违反性,与保护法益的刑法目的相冲突;突出刑法的行为规制机能,偏离了罪刑法定主义的实质;普遍承认主观的违法要素,导致认定犯罪的整体性,既混淆了违法性与有责性,也不利于区分未遂犯与不能犯,且不利于贯彻共犯从属性说;注重主观的正当化要素,不仅未能限制刑罚适用,反而扩大了处罚范围;采取规则功利主义,导致对国民行为的过度干预,也不利于保护法益。结果无价值论在防止过度干预、采取自由主义原则的同时,将违反刑法目的的事态作为禁止的对象,不...
-
作者:朱玲(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836
摘要:借助历史文献,回顾新中国工业化中的三次超时劳动和伤亡事故高峰,可以发现目前的劳动保护机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农村迁移工人的劳动保护尤其不足。针对这一群体的抽样调查和案例调查表明:第一,超时劳动与不良工作环境,显著地影响迁移工人的健康状况。第二,小时工资较低、汇款回乡较多、未签订劳动合同者,以及没有参加工会的男性技术工人,超时劳动的可能性更大。第三,超时劳动还与如下因素直接相关:政府和企业权力缺少约束,劳动力市场分割使迁移工人遭受排斥和歧视,在工资和劳动保护方面缺乏谈判权利。因此,改善迁移工人状况的关键,在于...
-
作者:陶德麟(1)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武汉430072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有两个基础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败得失的标准。否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能性的三种论点,即中国人学到的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不可能读懂马克思主义原著、中国化会使马克思主义变形走样,在学理上和事实上都不能成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条件就决定了它是一个标志实践目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的概念,同时也就逻辑地蕴含了它的检验方式和检验标准。与版本学、校勘学、考据学、训诂学一类的问题不同,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败得失不能用汉儒和清...
-
作者:刘国光(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北京100732
摘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对改革开放30年作一个总体性的思考,可以看到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都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正、反、合过程,只有不断地对一些新矛盾进行新的反正,才能在更高层次上转向新的综合。辩证地看待改革开放30年,我们既要充分肯定3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内部的矛盾、生产关系内部的矛盾,以及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等等问题。关于经济运行机制,在继续坚持市场改革的同时,要重新强调国家宏观计划调控的作用;关于所有制...
-
作者:刘石(1)
作者单位:(1)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100084
摘要:诗画相分是西方文艺学史上自古希腊以来占主导的传统,其中不少观点在今天看来,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一些中国学者对西方诗画相分的理论缺乏充分的辨析,往往囿于字面的相似,将其与中国诗画一律的理论混为一谈。西方诗画相分论中最有影响的是莱辛的诗画异质说和诗优画劣论,但若从学理出发,莱辛的诗画观可商榷之处甚多。诗画不同却平等的两个艺术门类,不存在高下优劣之分。我们在分析诗画关系,尤其是分析与西方迥然不同的中国传统诗画关系时,不应唯莱辛诗画理论的马首是瞻。
-
作者:张俊义(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06
摘要:1948年初发生的港英政府强拆九龙城民居事件,再次触发中英围绕九龙城主权问题的交涉,并引发内地民众抗议港英当局行径的浪潮。广州成立粤穗各界对九龙事件外交后援会,并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面对民情愤慨,以国民党广州市党部主任高信为首的CC派为捞取政治资本,同时为防止中共地下党借机活动,高调出面组织并领导了广州各界的示威活动。然而,由于广东地方派系林立,各方互不配合,游行示威行动最终失控,酿成火烧英国驻粤总领事馆的沙面事件,令国民政府在外交上陷于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