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白重恩(1);钱震杰(2)
作者单位:(1)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清华大学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
摘要:以2004年经济普查后修订的资金流量表为基础,分析1992—2005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在企业、政府和居民三部门之间分配格局的变化,可以发现:居民部门在全国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1996年达到最高,此后逐年降低,截至2005年,总共下降了12.72个百分点。在初次分配阶段,居民部门下降了10.71个百分点,而企业和政府部门则分别上升了7.49个和3.21个百分点;在再分配阶段,居民和企业部门分别下降了2.01和1.16个百分点,政府部门则上升了3.17个百分点。在初次分配中,居民部门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占比的下降,分别使其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下降了5.99个和3.21个百...
-
作者:王思斌(1,2);阮曾媛琪(3,2)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871;(3)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摘要:中国正经历着快速的社会转型,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及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受到政府、社会工作学界、实际工作者三方的影响,但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遇到了结构性张力并将获得嵌入性发展,专业社会工作与行政性社会工作的互构性演化将是建设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社会工作的必经之路。
-
作者:潘家华(1);陈迎(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
摘要: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已有一定的科学认知和国际政治意愿。由于涉及经济代价和发展权益,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制度框架均难于兼顾公平与可持续性双重目标。以气候安全的允许排放量为全球碳预算总量,设为刚性约束,可以确保碳预算方案的可持续性;将有限的全球碳预算总额以人均方式初始分配到每个地球村民,满足基本需求,可以确保碳预算方案的公平性。根据历史排放和未来需求进行碳预算转移支付,设计相应的资金机制,使碳预算方案具有效率配置特征。不同于分时段、临时目标的《京都议定书》途径,这样的碳预算方案是一个全面涵盖的整体性一揽子方...
-
作者:郑永年(1)
作者单位:(1)新加坡国立大学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日渐增多。然而,大多数学者尤其是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国模式时,往往会回避中国的政治模式,仅仅把中国模式局限于中国在经济上的成功。但实际上,如果不讨论中国的政治模式,就很难理解中国的经济模式,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模式正是由中国的政治模式促成的。对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建立稳定的政治社会秩序是其面临的艰巨挑战,对此,中国模式的政治和经济内涵都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
作者:王绍光(1,2)
作者单位:(1)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2)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摘要:在世界性经济危机与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将维持正增长的强烈反差对比之下,重新审视中国坚守的方向和走过的道路,意义非同寻常。共和国的前30年为后30年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共和国的后30年继续进行探索,取得了多方面的辉煌成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不是有没有详尽的蓝图,而是有没有认清社会主义方向的视野,有没有不折不挠地迈向社会主义未来的勇气。尽管今天的中国还存在着大量问题,面临着多重严峻的挑战,但只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未来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
作者:邹诗鹏(1,2)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国家创新基地,研究员上海200433
摘要:德国古典哲学只是在启蒙运动有关自然状态说的意义上把握社会,因而对社会的理解并未真正进入现代性视域。通过从现代性社会中分离出资本主义市民社会及其制度结构,马克思发现并批判了现代性社会;通过对片面的自然主义与片面的人道主义的双重超越,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观;通过"社会化的人或人类社会"及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建构,马克思实现了对现代性社会的重构。马克思对现代性社会的发现、批判与重构,贯穿着政治批判以及作为政治批判具体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也构成了与经典社会理论、西方现代社会理论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批判...
-
作者:南帆(1)
作者单位:(1)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福州350001
摘要:文学类型一直是文艺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范畴与理论支点,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认识和判断。有人过于信奉文学类型的固定性,并给予保守和僵化的理解;有人则认为应该打破文学类型的疆域,以自由的方式发展它。本文在界定何谓文学类型的基础上考察了这两种倾向:文学类型的巩固和瓦解。作者对于文学类型本体论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强调文学类型的形成、权威性以及巩固和瓦解均须追溯具体的历史文化原因,在历史文化之中发现真正的依据。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学类型,重要的是进入某一时期的文学史,考察每一种文学类型的沉浮,从而在历史提供的关系网络...
-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
作者:李世刚(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北京100871
-
作者:王峰明(1)
作者单位:(1)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北京100084
摘要:把握"市场价值"范畴的多样性规定及其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是理解马克思关于两种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思想的关键,也是我们破解马克思经济学的假设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从马克思运用的各种前提性假设的变化来看,这实际上是其"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哲学方法论内在的组成部分,既包含了初始的"加"假设,同时也包含着后来的"去"假设。这一哲学方法为解决本质与现象中存在的一般与个别的矛盾问题提供了一把钥匙。从《资本论》辩证逻辑理性思维的行程来看,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升华,把整体混沌的表象作为精神上理解的具体再现出来。马克思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