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牟成文(1)
作者单位:(1)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教授武汉430079
摘要:马克思的群众观是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一个根本性的部分。在深刻批判和根本翻转以往哲学的群众观的过程中,马克思超越"哲学家的世界"将目光转向"群众的世界",并以此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域。马克思以"群众原则"根本区分了"消灭哲学"的两种方式,以"群众原则"确定了自身哲学的基本走向,以"群众原则"确立了自身哲学的历史原则、实践原则和整体原则的基本规定和现实根基,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通过根本变革"群众的世界"来实现人的解放,必然成为马克思的群众观的基本诉求。"未来哲学"不可能是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抽象哲学,而是包含...
-
作者:齐飞(1,2)
作者单位:(1)清华大学;(2)哈佛大学东亚法律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北京100084
摘要:WTO争端解决机构的造法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该机构之所以有能力造法,是因为它作为一个常设国际争端解决机构,可以增强成员方承诺的可靠性。这种特性赋予其一定的能量,可以独立于成员方追求自己的价值观。同时,WTO争端解决机构自身也通过机构建设和法律技术手段增强自己的造法能力。面对WTO争端解决机构的造法,成员方可以采取的有效反制手段包括:严格审查WTO争端解决机构的上诉机构成员人选、以第三方身份参与庭审、通过WTO总理事会及其下属的各种专门委员会表达意见、审慎执行WTO争端解决机构报告。中国应谨慎应对WTO争端解决机构通过...
-
作者:杨义(1)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北京100732
摘要: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标志性的前驱人物,鲁迅与先秦诸子的关系,牵动着中国文化现代性转型的灵敏的感应神经。要解开鲁迅思想最深处的情结,必须从其诸子观入手。鲁迅复合型的诸子观展现为四个维度:启蒙思想是鲁迅诸子观敞开或开放的大门,通向鲁迅的各个时期、各种文体;文学和文化史研究是鲁迅诸子观的基础,给其诸子评述输入丰沛的元气;小说想象和杂文神思,则是鲁迅表现其诸子观的两座回廊。它们共同组合成鲁迅"诸子观博物馆"。鲁迅诸子观之四个维度的差异性,统一于鲁迅进行文化革新的"现在性"。文化是一个过程,不能以凝止的"现在性"代替"过...
-
作者:丁堡骏(1)
作者单位:(1)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
摘要: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由于当前这场空前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出现了深刻的范式危机,被迫将自身理论体系的反思摆上议事日程。如何更加严肃地看待过去一个多世纪中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批判,是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萨缪尔森作为对世界有重大学术影响的经济学家,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特别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商品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形问题批判的学术影响依然存在,对这笔遗产需要不断进行清理。
-
作者:郭贵春(1);刘伟伟(2,1)
作者单位:(1)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太原030006;(2)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摘要:现代博弈论语义学在语义学的整体推进中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理论交叉特性。它以博弈活动作为语义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确立了博弈思维与逻辑分析之间的有效关联,并通过策略性的交往选择活动为命题真值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它所具有的独特认知模型和对话结构规则,赋予语言的解释和构造动态、相对化的研究视野。它在语义分析的形式规范性方面引入了语义博弈的心理事实研究,并将参与主体的作用和系统整体的语境思维纳入到语义分析的过程中。这使它与传统语义学形成了鲜明对比,为当代科学语义学的建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和手段。
-
作者:古祖雪(1)
作者单位:(1)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杭州310018
摘要:国际造法的基本原则属于立法原则的范畴。国际造法的基本原则为:客观性原则、国际民主原则、国际合作原则和国际法治原则。国际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在国际造法中,只有坚持客观性原则,才能使国际法成为国际社会真正的法律;只有坚持国际民主原则和国际合作原则的统一,才能使国际法在国际社会起到法律的真正作用;只有坚持国际法治原则,才能使国际法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
作者:陈凡(1);陈多闻(2)
作者单位:(1)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2)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摘要:在现代社会里,技术已然成为人的存在方式,技术的本质却在于使用,因为只有在使用中技术才能获得其意义并实现其价值,使用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着技术的内涵,这样,使用实际上是技术的显现和寓身之所。人类通过对技术的使用,不但构造了生存处境,也生成了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里所展开的技术使用实践,实际上是技术功能在生活世界的情境化。在社会科学领域里,技术使用是与技术设计相对应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区别于技术发明、技术设计和技术生产的本体性概念,是具有生命特质的独立实存。我们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创新...
-
作者:李怡(1,2)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四川大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研究基地,研究员北京100875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依托"新文学"、"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文学史叙述概念加以展开,成就斐然,但也存在若干亟待反思的问题。其核心症结在于,这些概念和叙述方式都有意无意地脱离了特定的国家历史情态,从而成为一种抽象的"历史性质"的论证。今天,文学史应在更符合中国自己的历史情态的基础上叙述文学的史实,近年来学界提出的"民国文学史"的积极意义正在于此。不过,重要的不是概念的提出,而是我们需要通过新框架的研究揭示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独特的生成机制。研究在不同细节上展开的"文学机制",有别于我们过去所...
-
作者:管建强(1)
作者单位:(1)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上海200042
摘要: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钓鱼岛,而且对钓鱼岛进行了适度有效的管辖。日本趁中日甲午战争之际窃取中国钓鱼岛的行为,不构成先占,是非法的、无效的。二战期间,日本由于发动侵略战争而承担国家责任。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书》基础上,同盟国最高司令部作出的第677号指令,限定了日本领土的范围不包括北纬30度以南的琉球和钓鱼岛等一切岛屿。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政府再度重申"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8条的立场"。《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
-
作者:王南湜(1)
作者单位:(1)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天津300071
摘要:人们在援引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进行全球化问题研究时,往往停留于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或"世界市场"的现象性描述,而未能从剩余价值实现方式的理论原理上来看全球化对资本主义的意义。其原因在于我们对剩余价值实现条件理解上的欠缺和对马克思辩证法的误解。而卢森堡及柄谷行人则在对马克思的批评中提出了富有意义的新理解,前者在政治经济学层面上提出了世界市场对于剩余价值实现的意义,后者则为卢森堡的这一阐释提供了哲学方法论上的支持。马克思所强调的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的存在条件,全球化则意味着资本主义殖民化的全面完成,以及全球...